“呵呵,那好。”
聽見許問的話,閻匠官笑了兩聲,從他手中把那個卷軸拿了回來,輕輕一抖,展了開來。
“我考你一道題,你做給我看看。”
現在他也不說是遊戲什麼的了,直接就擺明了是考題。
許問看著他,點了點頭。
閻匠官說是一道,其實連出了三道。
跟許問想的一樣,全部都是簡單的數學題,更準確地說,是幾何題。
這些題比勾股定理當然難多了,涉及到角和弧度的計算,但仍然也就是初中水平。
許問解題毫無問題,反而是在理解題目的意思上花了一些功夫。
古代數學很多概念的表達方式跟現代數學完全不同,有些詞的意思他還要問一下閻匠官才知道。
對古代數學來說,這都是基礎中的基礎,閻匠官很奇怪他怎麼會連這個都不知道,但還是耐心地一個個給他解釋了個清楚。
搞清楚題目的意思,後面的事情就很簡單了。
許問找閻匠官要了張草稿紙,在上面寫寫畫畫。
他有意沒有使用阿拉伯數字,但某些符號和最關鍵的解題思路,明顯是不一樣的。
閻匠官坐在旁邊看著,越看越是吃驚,情不自禁地直起了身子,目不轉睛地盯著許問的草稿紙不放。
此時天色已晚,燭光在紙面上搖曳,閻匠官撥了撥燭芯,讓它更亮一點。
即使在做這些事的時候,他的眼睛仍然沒有離開許問的筆,看著那一串串墨跡落在紙上,向四周擴充套件開來。
“第一道題的隅數應該是一宣,第二道題這段線條的長度是七尺二,第三道題的線條長度是二尺三寸。”沒一會兒,許問報出了答案。
隅和宣是古代的概念,許問才學會不久。隅就是角,一宣就是四十五度。
閻匠官注視著他,緩緩道:“正確。”
他把那份卷軸還到許問手上,手指在上面點了點:“所以,這考題為什麼不能給你看?上面的所有內容,對你來說都不是難度了。”
許問低頭,看見他手指的地方位於卷軸的最末,很明顯,這是這次“夜校”快結業的時候才會拿出來的題目,也算是課程的結業考試吧。
同時,他在題目旁邊看見了一行標註:“解題用時:一個時辰。”
一時辰兩小時,也就是說,在匠官們的預期裡,他們要用兩個小時的時間來完成這三道題。當然,實際操作中,多半還會有前三十名額外加分的要求,但許問剛才做這三道題用了多久?
二十分鐘有沒有?
這中間還有至少十分鐘的時間,他是在問閻匠官各名詞的意思……
正式到了那一天的話,這些東西匠官們肯定都已經提前教給他們了。
這種答題的正確率,這種速度,許問的確沒有再學這些東西的必要了……
許問看著手上的卷軸,問道:“我看了這個,就不能再參加每天的‘遊戲’了是吧?”
“嗯?”他用的是“不能”,而不是“不用”。閻匠官留意到了,疑惑地挑眉。
有這種特權還不好?
“那我們組其他人怎麼辦,每天都只能少一人嗎?”許問抬頭問。
“這個……”閻匠官的確疏忽了,沉吟了一下,很快決定,“預設你滿分,其他人的成績在此基礎上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