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來的是蔡看山,他很自來熟地對著魏昂行禮,說完話之後看了看石桌上面:“有水嗎?有點渴。”
魏鬥下慢吞吞看他一眼,沒有動,魏昂卻先笑了,對著兒子揮手道:“客人來了,趕緊去倒。”
魏鬥下還是有點不情願的樣子,但還是照著他爹的話離開,沒一會兒端了茶盤過來。
“心虛?你是這麼覺得的?”魏昂等蔡看山喝完了一杯茶,這才眯著眼睛開口問。
“是。其實很明顯,只是三哥為人仁厚,慣於把人往好處想而已。”魏鬥下族內排行老三,相熟的人一般叫他魏三或者三哥,但蔡看山以前從來沒這麼叫過。
“說來聽聽。”魏昂向著蔡看山抬了抬下巴。
“不僅是呂城,之後姚氏木坊那些人裡,也至少有一半都是事前沒想好,臨時抱佛腳補上的。只是有高人相助,補得相當到位而已。”蔡看山輕描淡寫,但話裡的意思卻很爆炸。
“不可能吧?”魏鬥下先出聲了,“他們每個人都拿了三十五分以上!”
“我也拿了四十分。我也事先沒想好,全是臨時編的。”蔡看山抬眼,施施然地表示。
魏鬥下語塞了。
“也就是因為我自己是臨時現編的,所以我才看出了一些端倪。除了呂城,姚氏木坊這幫人儀態風度當真不錯,鎮定自若,幾乎不露破綻。”蔡看山說。
“今天他們上場的一共是……”魏昂沉吟著問。
“十二人。”蔡看山迅速明白了他的意思,回答道。
“在沒有實物的情況下,一夜考出十二個百寶箱的用途?這個難度……”魏昂的眉頭又皺起來了。
“很有可能是許問協助……不,主導完成的。呂城下臺的時候,對許問有明顯的感激之意,之後我留意了其他人的神態舉動,或多或少,但都情不自禁。”蔡看山觀察得非常仔細,魏鬥下聽了,又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
“你確定?”魏昂直起了背。
“八成。”蔡看山嘴上說得保守,但語氣卻是肯定的。
魏昂徹底動容了。沒有實物就是沒有尺寸,尤其是年輕學徒,對這個的概念相當模糊,一夜之間斷出十二個百寶箱的用途,這需要主事者對尺寸——包括木料尺寸與物品尺寸都有著極其強烈的觸覺。
“不僅如此,我觀察過了,今天姚氏木坊每個人箱子的用途全部都不一樣,唯一的共通點可能就是全部都是工具箱了。”蔡看山又補充了一句。
“一開始沒有固定思路的話,用途必須根據最後的尺寸來判斷,不一樣也是必要的……全部都是工具箱?”魏昂突然抬起了頭。
“對。刺繡、鋦補、裱糊……”蔡看山掰著手指頭,如數家珍,每一個都記得清清楚楚。
“一夜之間不可能臨時找到這麼多工具去確認尺寸,這隻能表示,主事者對這些工具都非常熟悉……”魏昂喃喃道。
“伯父明智。”蔡看山說。
這可不是一個普通木匠學徒能做到的事情,更何況五級工坊。魏昂的眼睛漸漸亮了起來,最後輕輕一拍桌子,站了起來,“難道是……!”
魏鬥下與蔡看山對視一眼,一起問道:“是什麼?”
******
舊木場這些師兄弟們到來之後,許問他們就從城東悅木軒搬了出來,搬到了城南梓義公所的附近。
這一帶是匠人的聚集地,跟鍋響巷有一段距離,環境明顯要更好一些。
這幾天姚師傅的病況突然有些不佳,今天早上他本來打算送他們到縣衙外面的,結果被他們好說歹說勸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