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經常與廟會相關,因此往往也是一個城市最繁華的地方。
桐和的城隍廟也是如此,而且許問趕了個巧兒,今天正值什麼節慶,這裡的人擠得像是蛋糕上將要流下來的奶油,而其中最頂端的裝飾,就是城隍廟本身了。
方凡會在這裡?
許問猶豫了一下,還是順著人流往裡擠。
桐和畢竟是大城,同樣是人多,這裡跟於水放榜時的感覺就完全不同。
人們臉上的笑容更加輕鬆隨意,衣飾不說華麗,也明顯增加了更多的裝飾性。
周圍的店鋪和流動攤販都很多,他們以著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矩混雜在一起,人們在裡面來來回回地穿行,彷彿與現代的步行街並沒有太大差別。
人流前進的速度非常慢,這是人力不可改變的。
許問嘗試了幾次,終於放鬆下來,跟著其他人一起緩緩前行,這個世界更多的世俗風景也因此收入了他的眼底。
頭油、脂粉、果香、煙氣……各種各樣的氣味混雜在一起縈繞在他周圍,討價還價聲、小孩的哭聲、呼朋喚友聲充斥在他周圍的空間。
陽光落下,布衫綢袍的影子在攤位上拂過,他的五感用盡全力在對他描繪著這個世界。
過了很久,許問終於來到城隍廟前,他透過人群抬頭一看,整個人都怔了一下。
現代他也去過城隍廟,其中也不乏修葺良好煙火旺盛的,但多少帶了一點民俗風景區的味兒,攤位小店裡賣的紀念品全部都像是從義烏批發過來的。
這裡卻不一樣。
許問很難描繪那種差別,但差別卻的確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也許是這幢建築物與周圍其他建築的對比,也許是人們凝望著它時的眼神與表情,也許是建築本身蘊含的某種東西,當許問看著它的時候,一種莊嚴與神聖的威嚴感自上而下而來,把他的整個心神全部都懾入了進去。
那一刻,他竟然也感受到了人們仰望神明時的敬畏感。
這種感覺持續了一會兒才消失。許問很快冷靜下來,用審視的目光看著它,一步步走上前去。
城隍是一種很有趣的神,它是陰間神,但又與陽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就職位來說,它相當於陰間派駐在陽間的市長,但是它又常常是地方民眾公認的名臣或者英雄充當的,有時候還會受到皇帝的分封。
相比起神話傳說裡的那些神祇,它具有了更多的煙火氣,與普通人的關係彷彿也近了很多。
城隍佑護地方,代表著人們對自然的敬畏與崇拜,是相當重要又豐富的神。
所以城隍廟的建築裡常常包含了很多種元素,桐和這座也是一樣。
門前有一對巨大的石獅,一個垂首歪頭腳踏繡球,一個直身仰天怒目圓睜,明明用的是抽象化的雕刻方法,但硬是能讓人感覺到雄獅應有的威勢。
門楣上方琳琅滿目,全是各色各樣的雕刻,木雕、石雕、磚雕一應俱全。
許問本來是過來找人的,卻在不知不覺中被這些雕刻吸引了進去,開始一邊漫步,一邊專注地看了起來。
這些雕刻的風格差別非常大,也有明顯的時代差異,顯然不是出自同一個人之手。
許問可以想象,自從它建立之後,十里八地的工匠們每人雕刻了一幅作品,作為對這裡的賀禮。
能夠把作品放到這裡的工匠,水平肯定都是不用說的,幾乎每一幅雕刻都有其精妙的地方。
許問越看越是入神,簡直要忘記自己是來幹什麼的了。
突然,他腳步一頓,一幅熟悉的木雕作品映入他的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