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前納入華國版圖,成為華國戶籍,那得為他做出貢獻。
結果令呂布很滿意,博覽館每天都是絡繹不絕。
幾乎所有的展臺都有商家租佔,然後派有人手在這裡展示自己的商品,以及完成交易等等。
連電話都還未普及,自然更不可能有網際網路。
所以現在,一切都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
但即使如此,也使得商業大開,社會繁榮,為呂布創造了無數價值。
呂布的生活已經足夠富庶了,剩下的,不過是實現人生價值。
時間一天天過去,北海的水終於引入了涼州至西域長史府。
各地官道都在大開,使得商路發達。
太子也終於迎來了他的大婚,舉國同慶。
這婚事各大臣在盼,全國人民在盼,呂布一眾兒子也在眼。
因為只有太子成了婚,才能輪到他們。
當然,呂布要求他們至少16歲以後才能娶親,也讓他們有些不滿。
能看不能吃,誰不鬧心。
同樣,年滿12歲的皇子基本也都趕出了後宮。
這是規矩,不能破壞。
畢竟後宮不是隻有一個妃子,這是要避嫌的。
哪怕回來看母親,也只能去他們親母所在宮院探望,不能在後宮瞎跑。
張遼也帶著女兒,從南美洲乘船而來。
遠洋客機技術還不達標,目前還無能為力。
呂布自是列隊迎接,給予了張遼足夠的禮遇。
當張遼行禮過後,呂布主動給了張遼一個擁抱。
十數年不見,感情是會淡化的。
而太子與其女的聯姻,更是一種維繫方式。
這一年,呂天龍基本每隔一兩個月,就得大婚一次。
百官份子錢是出了一次又一次,大叫頭痛。
開玩笑,禮送少了,能成嗎。
人家未來是要當皇帝的,你丫送少了被記恨,豈不是要被穿小鞋。
這些錢自然進了太子府,也使得太子府資金充足,省了呂布的煩惱。
呂布不由感慨,兒子們都開始成家立業了,也算是了卻了一樁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