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詩詞集》。
步驚雲一眼看出,這是母親的字。
步驚雲不由拿過一翻,果見內裡全是呂布之詩詞。
而在詩詞下面,還有母親寫的批註。似乎,是母親寫的讀後感。
然而,還不待仔細看,詩集已經被搶了過去。
只見蔡琰雙臉通紅,嗔道:“這是孃親的東西,不要亂翻。事態緊急,快去忙你的事情!”
“是,孩兒這就去!”步驚雲很快出來,但心思也同樣亂了。
現在是公元209年,步驚雲也已經14歲了。
到了這個年紀,步驚雲也已經初懂了男女之事。
他看得出,母親肯定是愛上了父皇。那詩集,就是最好的佐證。
否則,這麼多年為何母親不願再嫁。
可父皇為何不接受母親,既然收他為義子,那孃親就應該是皇妃啊。
難道說……
與此同時,左右賢王出得王宮之後,同樣緊皺眉頭。
他們已經表明了要謀反的意圖,而看步驚雲的態度,似乎並不熱烈。
如果步驚雲不反的話,僅憑他們,是無法成事的。
因為大部分的兵馬,都在步驚雲的手中。
一開始被呂布大殺特殺,後來又隨軍出征,匈奴死了太多太多的勇士。
到現在,也僅僅只有三萬多兵馬。
而且這些兵馬,大都是在戰場上立了功勳的兵馬,隨著前年漢軍北征停戰,這才得以迴歸。
同樣,呂布懂得收心。這些立了功勳的兵馬,是准許他們生養兩到三個兒女。
而對華國有功績的匈奴人,也放開了一些人口政策。再來,匈奴女子若是嫁給漢人,子女轉為漢人戶籍,也可准許生育兩個以上子女。
總之,這些特權,就使得反對呂布的人更為減少。
由於戰爭死了太多的匈奴男人,所以匈奴也同樣是女人多,男人少。選擇嫁給漢人,也並不見得就是恥辱。更有許多匈奴女子以嫁漢人為榮。
但不管怎麼說,呂布就是在控制匈奴人口,或者說是控制所有異族人口。
異族可以存活,但是建立在不影響漢人統治為前提之下。
而不想匈奴人世代受漢人奴役、或者被同化,左右賢王都在尋找機會。
左賢王道:“步驚雲對劉豹恨之入骨,想要以父仇挑唆他和呂布的關係,恐怕很難。其在我匈奴之時也頗受虐待,恐怕他對我匈奴人並無太多情感。”
右賢王點頭:“步驚雲以母為尊,雖說身上有一半匈奴血液,但也有一半漢人血脈。如今更得呂布賜權,要一統整個大草原,恐怕他根本不會隨我等起事!”
“以母為尊?”左右賢王對望一眼,已然心領神會。
左賢王笑道:“太后守寡這麼多年,這夜間豈不寂寞。我看,不如本賢王將她娶了。如此一來,相信大王定會偏向我匈奴!”
“不不不!”右賢王連忙道:“你年紀與太后不匹配,還是讓本賢王來吧。你放心,本賢王保證將太后控制,讓大王聽令我等!”
“胡說,本賢王還年輕著呢,此事得我來!”
“不成不成,本賢王更為年輕英俊,如此才能得蔡後喜歡,這事得我來!”
“混帳,這事你也要和本賢王搶,那我等怎麼成就大事!”
……
沒辦法,在匈奴,右賢王比左賢王官階低一等,右賢王最終還是隻得妥協。
如果他們還在這老爭,那事情就涼了。
如此,最終是左賢王帶著衛兵和禮物找上了蔡琰。
步驚云為王,蔡琰作為其生母,自然就成了王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