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如此,百姓才會覺得大家都是一體,是榮辱與共的共同體。
而當下宣傳部的第一個重任,就是宣傳稅收制度。
要讓每個百姓都知道為何要收稅,收稅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如果不收稅,國家又會怎樣等等。
這些道理,許多百姓並不懂。但現在,呂布要讓他們懂。
並且讓人知道,交稅光榮,不交稅可恥。
交了稅,便是每個人都為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
個人所得稅一出,自然引起大轟動。
原本不用交稅,人人過得瀟灑快活。這一聽說又要交稅了,哪有不激動的。
說好的永不交稅呢,現在又交稅是幾個意思。
不得不說,各地算是鬧起了相當大的波動。
若不是早就有衙役甚至動用了軍兵護陣,還當真有可能出事。
經過各種耐心解說,百姓終於理解了個人所得稅,才又紛紛平息了下去。
一是月入三千錢,還有許多人達不到呢。達不到,自然不用交。
二則,達到月入三千的,個個都漲工錢了。這一細算,好像不僅沒交稅,甚至比原來的工錢還漲了一些。
既然利益不減反增,那幹嘛要鬧騰。惹火了呂布,可沒好果子吃。
民不與官鬥,自古為之。
如此,民怨很快平息了下去。
而世家雖然有心反抗,但大勢之下,他們也反抗不了。
聰明如世家,自然知道呂布此舉的意義何在。
從此以後,士族再無大漢不用繳稅的特令,人人都得上稅。
可要他們脫離呂布集團,卻是做不到了。
再者,跟著呂布走,各世家都比以前更富有,生活過得更美滿。
就算他們能去到別的諸候治下,能夠不交稅,生活質量也會大大下降。說不定,還得向別的諸候貢獻錢財。
況且,只要一離開徐州,各世家擁有的土地就相當於全都沒了。沒了土地,他們還有屁啊!
如此,個人所得稅制度,終於完全落實了下來。
呂布的稅收制度一出,天下震動。
有人嬉笑、有人蔑視、有人震驚、有人唏嘆。
讓士族上稅,呂布是嫌活得不耐煩了嗎!
這是許多人呵笑的原因,就等著看徐州再次暴動。
而各諸候,卻是無不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