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依然只能繼續友好經商,力圖快速發展。
沉思片刻過後,呂布正聲道:“議和自無不可,但江東必須答應本候幾個條件!”
“溫候且說!”張昭應道。
“一,江東每年必須向我出口一百萬石以上稻穀。”
“一百萬石!”張昭不由得驚聲,要知道,這可是筆巨資。糧食可是戰略資源,張昭可不敢隨便應下。
漢朝一石米,大約後世31公斤。一百萬石,便是三萬噸。
這筆糧食,相當於20萬人口一年的口糧。
見張昭猶豫,呂布正聲道:“本候是買,不是搶。你江東水田眾多,這點糧食對你們而言並不困難。”
如此一說,張昭倒也打消了顧慮。不是送,而是賣,也能夠換得錢財。這點糧食,對現在的江東來說,確實不算問題。
“好,此條昭應下了,溫候請繼續說。”
“二,每年粗鹽的出口也必須有一百萬石、炒茶五萬石。”
什麼!
張昭再次震驚:“溫候,糧食百萬石,昭能夠理解,可食鹽和茶葉何需如此之多。就算全天下的人食用,也用不到這麼多食鹽和茶啊!”
呂布卻是輕笑:“這個你無需管,你只要應下便可。同樣,本候是買,不是搶。有如此大單,其交易量就足夠你江東百姓過活了。粗鹽你等只需多建幾塊鹽田就夠,至於茶葉,倒是要多費一些心思。本候也不賺你茶葉的二次加工費,過兩日,本候會寫出一份完整的炒茶工藝於你。”
是的,最好的炒茶,都是人工炒茶。所以,呂布不想賺這個加工費。
而且,新鮮茶葉也無法長途運輸,只能就地炒。茶業,呂布只能夠交給江東去完成。
這不僅是受地域限制,更重要的是呂布人口不足,他只能將勞動力用在最賺錢的行業。
一些技術門檻不高的低等行業,便讓其他諸候來完成。
曬鹽也是同樣,徐州日照不足,完全比不過南方海域。且許多好地方,呂布都要用來建造港口和海軍基地。
而呂布需要大量食鹽,不得不將曬鹽任務分給江東去完成。反正是粗鹽,還得經過他二次提純,大頭利潤,依然在他這裡。
這一次,張昭卻是興奮了。
如果呂布真有如此多的需求,光這些買賣,就足夠為江東賺取無數錢財了啊!
“好,此事昭也應下了,不知溫候可還有要求!”張昭立即應聲。
茶葉不夠,多叫人種茶樹就是,這些都是小事情。
“三,我要你江東與本候合作開辦學堂。本候出錢出書籍,你們出力。待學堂建成之後,也由你們自己派遣老師教學,只要是學習本候提供的書籍,其餘的本候一概不管。”
什麼!
再一次,張昭震驚得全身發抖。
大手筆,又是絕世大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