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全新的教學,眾人完全可以從一開始就接受簡體字。
這樣的效率,無疑是最高的。而且也為呂布以後能書寫更高階的課程,節省時間。
除了簡體漢隸雙版的詩經、論語等書外,呂布還親自編寫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對韻等等啟蒙讀物。
沒辦法,像呂布這種學霸,實際上是從嬰兒時期就強制培養起來的。
雖然有一些已經記不全了,但大體呂布還都記得。如三字經,有些內容還未出世,也需刪改。
而這些著名的啟蒙讀物,在這個時代還未出世。
為了符合當世,呂布還決定將蔡邕的《勸學篇》也刊印出來。
這同樣有政治目的,以此證明呂布並不排斥當代儒家。
只不過,為了推行簡體字,呂布必須書寫最正規的正楷體。如此工人才能照樣刻模,方便印刷。所以前期著書的速度,自然無比緩慢。
好在,呂布現在活得很安穩,有大把時間寫書。
然而,還沒安穩半個月,孫觀卻是傳來訊息。
袁術在北海起兵,意圖進攻琅琊。
聽聞這個訊息,呂布如何不驚。
他沒想到,袁術竟然起兵這麼快。
以他的理解,袁術不是應該韜光養晦,好好發展勢力,然後在關鍵時刻給他致命一擊的嗎。
憑袁術現在的實力,拿什麼來和他鬥,找死麼。
但袁術的舉動,讓他聞到了戰爭的氣息。
如此,呂布不得不暫停寫書,親自往兵工廠跑。
他此前設計了許多重型器械,他要看看研究進展。
而呂布叫人重點研究的第一個器械,便是三弓床弩。
因為此物不僅是守城利器,攻城同樣不弱。冷兵器時代,其威力也僅次於拋石機了。
三弓床弩,又稱八角弩,宋朝時期的傑作。三弓合一,需要30人方可拉開。能射千步,古時左右雙腳各走一步稱為一步,也就是每步大約1.5米。千步,便是1500米。
這樣的射程,堪稱奇蹟。
而且更重要的,是其巨大無比的威力,那是能連人帶甲穿幾個來回啊!
現在還沒有找到硝石礦,無法大力發展熱武器,呂布也不得不先行研究冷兵器。
而三弓床弩同樣可用於攻城,那便是直接將箭桿射入城牆,然後兵士藉此攀爬。
呂布同樣是個軍事迷,不僅對現代軍械瞭解頗深,古時器械也有不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