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湧動的沙層翻滾著朝梓箐迫近。
果真是物競天擇,如此惡劣的環境中,仍舊有生物進化出適應沙漠環境。
沙地龍,外形酷似巨型蚯蚓,面板呈一圈一圈的肉結,以肉結伸縮蠕動著前進。
腔腸的身體,端部張著可以伸縮的口器,類似烏賊的交錯尖牙,可以從沙土裡面汲取可憐的養份。
很顯然,動物的口感和營養遠比沙子更好,所以在梓箐一再縮小它們的領地時,它們終於朝梓箐發動攻擊。
梓箐經過一年多的積累,對天象之術的控制也終於達到完美境界。
那些沙地龍衝到沙層邊緣時,狠狠撞到岩石上,然後從沙層裡猛地竄出,直直地昂起數米高的身體,揚起漫天的黃沙。張大了口器,朝梓箐倏地攻擊而來。
就是這個時候。
梓箐早已準備就緒的天象之術陡然施展開來,只見滿天的冰雹從天而降。
瞬間在她面前落成一堵冰牆。
於是乎這些攻來的沙地龍便齊齊撞在冰牆上。
它們適應了沙地環境,可以像在水中一樣暢行,而且他們的面板也適應這裡溫差極大的環境。白天身體會膨脹分泌一種粘液附著體表,散熱和保護不被太陽灼燒。夜晚則會自動緊縮,身體直徑會直接減少一半,然後蜷縮在沙層深處。
然而這時陡然出現的冰牆,在它們撞上時,冰與火的瞬間碰撞。它們根本沒辦法在這麼短時間內將自己身體應激反應調整過來。
所以粘液正好將它們黏在了冰牆上面,猛地掙扎之下,竟將口器周圍的面板撕掉一大塊。
這些傢伙在沙漠裡,人類根本不是它們的對手,可是,只要一旦離開沙地,它們的行動和攻擊力都會大打折扣。
它們見勢不好,正要放棄眼前美味獵物逃跑時,後面又一堵冰雹形成的冰牆擋住去路,最後直接將它們凍成了蚯蚓罐頭。
梓箐已經完全適應了這裡的生存之道,此時用天象之術就能遊刃有餘地玩轉。
冰雹的冰牆可以保持兩天的時間,所以這也是她用來抵擋風沙,守衛勞動成果的手段。
當風沙襲來之時,便用冰雹牆去阻擋。
隨著她使用的次數越多,越熟練,冰雹牆的威力也就越大。
沙漠裡除了沙地龍外,還有幾種強大的生物。
噬人蟻和沙怪。
噬人蟻體大如拳,如前的嘴鉗會分泌一種物質,將獵物腐蝕成一種漿,然後被它們吸食掉。
捕獵時,整個巢穴的噬人蟻傾巢而出,如同鋪天蓋地的黑色洪水,所過之處所有生命都被掃蕩,包括植物也在它們果腹的食譜之列。
沙怪,以梓箐的觀察瞭解,這種神奇的生物幾乎就是為沙漠量身打造的主宰,它可以吞噬沙礫,轉變成自己的養份,甚至從中提煉出有用元素強化自己身體。
有點類似曾經遇到過的金甲翼蟲,不同的是沙怪沒有翅膀,反而擁有更多更長的如同結節的足,像竹節一樣支撐著他們梭形一樣的身體。
在梭形前端張著一張昆蟲的復型口器,兩隻纖細卻如同鋼釺一樣的觸手攻擊和撕碎獵物,然後從口器中探出一根細長的針管,將一種“融化劑”注入獵物體內,就像囫圇族的進食方式一樣,都是先將獵物融化車漿液,然後再吞吸。
更為要命的是,這些沙怪還是一種群居性動物,捕獵時懂得攻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