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嶽親啟,今聖君臨朝,大明有中興之景。”
“然松江有刁民乘之妄作,小兒輩矇蔽於我,以致民生多艱。”
“太嶽當秉公執法,不得偏私。”
“然郡有富貴之家,固貧民衣食之源也。”
“吾非為富家張目,乃為民發聲也。”
“太嶽當慎之,勿使事之張大也。”
眾人看後,面色各異。
說起來徐階歸鄉之後。
其獨居一室,只以兩童子相隨,家中權柄任諸子,不令關白。
在自身的道德修養上,做到了極致。
甚至是用一種近乎極端的,無慾無求之表現,來襯托賢名。
至於那些享受奢靡浮華之景。
不過是徒子徒孫們拳拳愛護之心。
與他無關啊。
楊博觀望之後,當即笑道:“中實多欲,外託清貞。”
清流只是清貴,但絕不是清白啊。
張居正觀望之後,將其收入袖袍:“到底是老先生。”
這鍋甩的太為流暢了。
壞事都是兒孫們乾的,我徐階一清二白,實在不知啊。
內閣陷入了沉默。
就連高拱都停下來觀望。
張居正起身,以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朗聲說道:“心存社稷之人,應當是不計個人譭譽得失。”
眾人不為所動,且聽。
張居正繼續說道:“先生年老體衰,小兒輩趁機作祟。”
“這些人把老先生圍著,而解決這些小人,正是解救徐閣老於慾望牽絆的生命危機之中。”
高拱樂的見到這師生互戮的景象:“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這些都是必要的犧牲,徐閣老會理解的。”
王崇古也第一時間起身表態:“太嶽為徐氏用心良苦啊。”
王國光勉強跟上隊伍:“太嶽尊師重道,為之計深遠,吾等不如也。”
徐階的反應證明一件事,他們做對了。
正該加大力度,乘勝追擊。
最後眾人齊聲道:“當速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