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保為朱翊鈞獻上天子二十四璽。
群臣山呼:“臣等遵旨!”
這也是朱載坖作為皇帝的最後一封詔書。
相比較於迫在眉睫的危機,那些糟糕的傳統就讓他見鬼去吧。
大明帝位不能空懸。
待群臣對朱翊鈞三叩九拜。
他們便看見朱翊鈞散發出光芒,如此璀璨,以致於附近的空間都發生了褶皺,層層疊疊的漣漪盪漾在文華殿中。
一輪黑色太陽在亞空間冉冉升起,驅散了紫禁城中久久不散的陰霾和晦澀。
所有人內心不由自主的朝著朱翊鈞頂禮膜拜,即使是沒有恭敬之心的逆臣依舊為之動容。
他們無法理解,只是虔誠的對著朱翊鈞作揖行禮。
這也是朱翊鈞第二次接受所有人的正式朝拜,上一次是冊封太子。
現如今,朱翊鈞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大明皇帝,是赤縣神州之長官,是九州萬方的君父,也是整個東亞地區的庇護者。
朱翊鈞沐浴在榮光之中,他飄忽不定的亞空間投影,在堅不可摧的現實宇宙得到了依託。
他已然成為了人們理想信念的寄託。
道德的光輝正在渲染朱翊鈞的內心。
雖然他的道德底線差不多甩了這些人一條街。
大明的文官士大夫們將皇帝高高舉起,渴望皇帝做一個聖君賢主。
用東方人文的綱常名教,風序良俗。
畢竟大明的皇帝,總是有豐富的垂拱治世和被垂拱治世的經驗。
與此同時,朱載坖,這位主動放棄了權力的皇帝。
他聽著群臣的山呼海嘯之聲,神情舒緩。
總算可以自私一下了。
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他是無私的。
但對於情若父子的高拱,和自己的親生血脈朱翊鈞,他是有所虧欠的。
一個在儒家文化的規勸中塑造,成長出來的中庸之人。
朱載坖在黃金王座上悄無聲息的閉上雙眼。
與世長辭。
孟衝神色大驚,剛想上前,卻被馮保一把擠開。
司禮監的權威,只和皇帝的親疏遠近息息相關。
隨著朱載坖的駕崩,別看孟衝現在是司禮監掌印。
但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馮保搶佔了他的位置。
馮保匍匐在黃金王座前,哭嚎道:“上皇龍馭賓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