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了一番,他又嘆道:“這話你該跟你父王好好說說,讓他明白做皇帝的道理。”
朱瞻基失笑道:“這是你的事兒,天底下哪兒有兒子教訓老子的!”
朱棣心裡原本還有一些擔心,怕朱瞻基玩的太大,玩的收不住了,不好收拾攤子。現在見他信心十足的樣子,心裡也踏實了一些。
他的內心也更堅定了要把朱高熾派出去的決心,不能讓這個兒子留在京城掣肘孫子。
他來找朱瞻基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這件事,反正這套議事法則開始施行之後,就如同一個絞索,慢慢套緊了文臣的脖子,他們掙扎的越厲害,會發現勒的越緊。
知道了文臣們的態度轉變的跡象,他更想跟朱瞻基好好討論一下西征的事務,這才是他現在最關心的。
朱瞻基隨他一起北征,親自上陣殺敵過。後來又親自主持東征事務,處理的都非常妥當。
身為主帥,你不能把大將的事都做了,這會讓他們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也不能什麼都不管,讓那些將士們脫離了控制。
也正是因為朱瞻基將一任主帥當的非常出色,讓朱棣看出來他在軍事方面的才華。
所以他願意在事情還沒有確定好的時候,就跟朱瞻基討論一番。
“瞻基,還記得當初西征之意,還是你給我挑起來的。三年了,現在我也已經都準備的差不多了,明年最遲三月就會出徵。你到過帖木兒國,可有什麼建議?”
朱棣的腿不好,研究了帖木兒國的地理位置之後,決定從親自率領南路大軍從海上過去。但是北路軍的主帥是誰,他還一直沒有宣佈,目前以僅次於張輔的柳升呼聲最高。
既然要從海上走,就必須要趕季風,這樣才能節省時間。
要不然,過了三月,北風停了,改了南風,大軍在海上要多走一倍的時間,消耗也要增加許多。
朱瞻基也坐直了身體,用幾秒鐘的時間轉過來思路,沉吟了一下才說道:“目前我大明火槍超過二十萬,火炮超過萬門,跟帖木兒國這個主要還依靠冷兵器的……”
“什麼是冷兵器?”
朱瞻基笑了一下,自己不經意又把後世的名詞給冒了出來,不過這是小節,他也根本不在乎。
“火藥用在武器上之後,孫兒就把武器歸類,以前的大刀長矛,這些不用火藥的,統一是冷兵器。而用火藥的,則是熱兵器。”
朱棣點了點頭。“你繼續說……”
“帖木兒國雖然有火槍,但是他們的火槍比孫兒帶回來的歐羅巴的火槍差不多,不僅火力不行,射程短,並且數量稀少。因為對他們來說,火槍的射程還沒有他們的硬弓射程遠。
所以,我大明此戰必勝!但是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在什麼程度結束這場戰爭,還要看皇爺爺的。”
朱棣說道:“我並沒有滅國之意,只要他們臣服,就可以收兵。”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那麼戰略意義就是為了征服,而不是佔領,所以我們也不需要在乎當地的仇恨有多大,損失有多大。”
但是朱棣猶豫了一下,說道:“如果能佔領,我們還是可以駐軍的……”
朱瞻基有些無語了。
他支援打這場消耗巨大的戰爭,不是因為可以從帖木兒國搶回無數的珍寶。哪怕就是把撒馬爾罕搬空,也沒有大明的付出大。
這三年來,大明為了準備這場戰爭,投入的資金超過了千萬兩白銀,專門為了西征的投入,也超過了五百萬兩。
這還沒有算幾十萬人脫產訓練的損失,也沒有算那些民夫耽誤農時的間接損失。
既然無利可圖為什麼要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打出大明朝的民族氣勢,在全世界範圍內塑造大明無敵的形象。
民族的脊樑不是靠說的,也不是靠賺無數的銀子能換來的。
大明雖然現在已經是無敵的了,但是仍然被侷限在東亞,南亞這一片區域,對整個世界文明的影響力,仍然有很大的侷限。
在後世,許多國家的歷史教材都不認可東方文明的傳播,甚至不認可漢民族在全世界的影響力。
他們排出了一個影響世界歷史程序的七大帝國,除了蒙元帝國他們承認,整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上,其他的朝代他們都不承認。
而一些彈丸之國,統治了屁大一點地方,都被他們排了進去。
因為這裡面有兩個重要的因素,一個是文化傳播力,一個是征服史。
在文化傳播方面,除了東瀛和朝鮮,以及越南北部,我們的文字連近在咫尺的菲律賓,柬埔寨都沒有傳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