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朱棣現在最關注的也是火藥的產量問題,現在這個問題能得到解決,他自然開心,也不會少了嘉賞。
安排人將這幾十袋硝石樣品搬上了岸上的倉庫裡,朱瞻基才上了岸。
看著等在一邊的蘇南和段仁志,他對著他們招了招手,兩人立即受寵若驚地來到了跟前。
朱瞻基詢問了一番他們過去的經歷和立功的經過,他們不敢隱瞞,把兩次立功都跟段仁志有關都說了出來,讓朱瞻基也連稱段仁志是個福將。
留下他們兩人只是一時興起,從他們身上,朱瞻基認識到了自己以往跟軍中的下層將士還是有些過於疏離了。
雖然保持距離才是一個太孫應該的姿態,但是朱瞻基感覺到自己做的不足。
不是他要與民同樂,而是因為這種疏離,讓他忘記了在軍中樹立幾個榜樣和典型。
如今的大明還沒有好男不當兵的說法,那些勳貴階級,大部分都是從大字不識一個的小兵,因為立功成為的勳貴。
但是幾十年下來,這個階級也已經有些固化了。朱元璋和朱棣採取的做法就是殺掉一批,扶持一批。
這樣不能說不對,因為以前的大明就是一個封閉的大圈子。勳貴太多,只會給國家造成巨大的負擔。
但是這樣絕不適合大航海時代發展的階段,想要激發百姓與將領們向外發展的勇氣,就必須要有更加有效的措施,讓勳貴,將領,百姓們都有徵伐四海,拓土闊疆的心態。
看到他們,朱瞻基就想在軍中立一些榜樣,然後寫成戲劇,讓他們成為這個時代的明星,引得更多的百姓願意為國效力。
所以,他才想把他們留下,詢問他們的功勞有沒有摻假。
而結果還是讓他比較滿意的。
他們上無靠山,下無支撐,又是實打實的功勞。
特別是因為段仁志拉肚子,三個人就俘虜了兩三百人,還有幾十個東瀛王族,這樣的情節寫成戲劇,也能吸引更多的人看,自發地向他們學習。
心裡有了計較,朱瞻基才讓人安排船送他們回軍營。準備第二天去海軍總部讓劉江他們將這次戰役中立下大功的將士都報上來,然後選擇一些有代表性計程車兵進行宣傳。
比如搞一些巡迴演講,激發士兵們立功的心態,變成戲劇,讓老百姓以當兵為榮。
想要改變整個社會的風氣,應該從現在一點一滴地做起。
而蘇南和段仁志卻如同做夢一般,直到回了水寨,仍然渾渾噩噩的。
他們先到指揮部銷了假,剛出來就看到了嘿嘿笑著的馬德鍾。
馬德鍾是山東人氏,體格也比蘇南和段仁志都大了一圈,因為孤兒出身,他從來不怕死,作戰勇猛。
他對蘇南服服帖帖,卻對段仁志有些看不起,總認為段仁志膽小。但是他偏偏又跟段仁志關係最好,每次出任務,他也最關照段仁志。
跟蘇南行了一個軍禮,他就一把摟住了段仁志,叫起了給他起的外號。“小貓,給老子帶啥好吃的了?”
要是以往,段仁志肯定跟他嬉皮笑臉地鬥一番嘴。但是這次卻一把推開他說道:“別碰爺爺,爺爺的肩膀剛被太孫殿下碰過,我要一個月不洗澡了。”
馬德鍾嗤笑道:“你怕不是在做夢吧,還太孫殿下,上次在指揮使面前,你都嚇的差點尿褲子了。”
“切,今時不同往日。當初我不過是個小兵,現在卻是忠靖校尉,把總你知道是啥官嗎?”
馬德鍾更是恥笑他了,嘿嘿笑道:“說的好像老子不是把總一樣!”
他又要去摟段仁志的肩膀,段仁志連忙躲開,將包袱丟給了他。“老子說真的,別把你那臭手往我身上搭……”
馬德鍾還不信,卻聽蘇南說道:“我們剛才真的見到殿下了,殿下還說,過兩日要給我們安排婆娘,成家立業。”
馬德鐘的姿勢一下子定在了那裡,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大叫了一聲,一把摟住了段仁志。“我草你奶奶,老子咋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快讓我沾沾龍氣。今天我就跟你睡了,你跟我好好講講發生了什麼事!”
(現在去睡覺,今天爭取一萬兩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