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連京營都這樣,可以想象,其他地方的軍隊會是什麼樣!”楊軒道。
石亨低著腦袋,不敢接話。
“抽調五千兵馬,做好準備,有任務。”楊軒沒再說石亨。
“王爺,可是有戰事?”石亨抬起了頭,看向楊軒。
“沒有,讓你做什麼,你做什麼就是了。”
“哪兒來那麼多話?”楊軒瞪了石亨一眼。
“是。”
“下去吧!”
“是。”
…
既然京營已經梳理好了,那楊軒也不打算再等待了。
於是在第二天的朝會上,楊軒就宣佈了官紳一體納糧的政策,並且廢除了有功名者不納稅的特權。
成化元年之前的就不收了,成化元年之後的要補上來。
期間,若是有人逃稅漏稅,斬立決,抄家,家眷流放。
朝廷下發公文,以最快的速度發往各地,要求各地計程車紳將成化元年之後的田稅準備好,朝廷會派遣人手前去收稅。
所有的田稅,不收實物,只收新幣。
這個政策一宣佈,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朝野上下,一片譁然。
六部九卿,紛紛反對。
他們才支援楊軒當上攝政王多長時間啊,這麼快就翻臉不認人了?
“王爺,有功名計程車子不納稅,是太祖皇帝欽定的祖制,豈能更改?”
“王爺,此項政策一旦頒佈,天下譁然,士紳們不會同意的。”
“若是強行收稅的話,恐會鬧出亂子來!”
六部九卿紛紛發言。
但楊軒並沒有理會其他人,而是看向了戶部尚書。
“收上來的稅,都是要送到國庫的,你跟著反對什麼?”
“難道你不想國庫的錢變多嗎?”
“王爺,下官是希望國庫的收入能多一些,但並不希望用這種方法。”
“還請王爺能收回成命!”戶部尚書道。
“看來,你跟他們是一道的。”楊軒道。
“本王和你們說這些,並不是和你們商量的,而是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