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家書房。
他目光復雜的看著楊軒的身影。
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啊!
其實,這樣的結果於謙應該早就預料到的。
他了解楊軒,做出了決定的事,就不會改變。
所有人都照顧到了,可苦果卻是自己承擔。
正因為清楚,所以于謙才心疼啊!
“侯爺。”于謙一張口,就是以前的稱呼。
而從這聲稱呼之中也能看出于謙對楊軒的態度。
楊軒聽到聲音,側過身,看向于謙。
正如於謙瞭解楊軒一樣,楊軒也瞭解于謙。
看到他現在的表情,楊軒就大概猜出了于謙心中在想些什麼。
“廷益,你瞭解我的,這是我的決定。”
“在找你之前,我就已經見過陛下了。”
聽到楊軒這話,于謙頓時就明白了。
侯爺已經和陛下商量好了,他這個環節不能出差錯。
“嗯,我知道了。”于謙點點頭。
見此,楊軒上前輕輕拍了拍于謙的肩膀,笑道:“你我是幾十年的朋友了,這麼多年下來,身邊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我也累了。”
楊軒說著,語氣低沉了下來,透露著一股疲憊。
于謙看著楊軒,就聽後者繼續說:“此番清算,困難、障礙我已經為你們掃平了。”
“後面的事就交給你和陛下了。”
“現在對你們來說是局勢大好,千萬不要放棄我辛辛苦苦創造出的局面。”
“我會在金陵看著你們君臣共創出一個什麼盛世。”
路已經鋪好,剩下的就看朱祁鈺和于謙他們的了。
大明不缺有才能的人,只有不會用人的領導者。
任何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都能發揮出良好的效果。
朱祁鈺有個優點就是聽勸,輔以于謙這樣的忠正賢良之臣,朝堂上就算沒有楊軒,也不會變差。
況且,朱祁鈺在位的這幾年,身上的功績可不小。
挽救大明於危亡之際,收復西域,掃平草原威脅等等。
儘管主要負責人不是他,但身為皇帝,這些功績本就有他一份。
況且這一樁樁的功績身後,朱祁鈺也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就拿楊軒收復西域來說,沒有朱祁鈺在大後方堅定的支援,楊軒現在都有可能還在西域忙碌費心呢。
打仗打的就是後勤。
大軍要吃飽了才能打仗吧?地方打下來了,總要派人鎮守吧?
不然憑藉當時楊軒手上的幾萬人,根本就不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