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影響草原的局勢。
脫歡還想說什麼,但看到朱瞻基右下方悠閒而坐的楊軒後,便將想說的話,又咽了下去。
他的本意就是有棗沒棗打兩杆子,有收穫更好,沒有也沒什麼。
反正他有自信,用不了幾年,他就能將阿魯臺給滅了。
人口,資源等,他比阿魯臺都要多。
只不過因為阿魯臺太滑溜了,抓不到。
脫歡謝過朱瞻基,然後又邀請其前往瓦剌做客。
這個面子,朱瞻基給了。
三天後,朱瞻基帶著楊軒來到了瓦剌大營,兩萬明軍駐紮在了瓦剌大營十里之外。
一旦出現什麼問題,便能以最快的速度趕來。
在瓦剌大營,朱瞻基受到了最熱烈的歡迎。
脫歡帶著瓦剌部眾叩拜朱瞻基,以表臣服之意。
朱瞻基很開心,大手一揮,又賞賜了瓦剌不少東西,楊軒都沒來得及阻止。
特孃的,這小子是不是飄了……楊軒心裡罵罵咧咧。
不過當眾之下,他也不可能去損害朱瞻基的面子。
只能在暗地裡謀劃一下。
只要這批物資最後沒到瓦剌就可以了。
在瓦剌部待了幾天,還是沒有什麼事情發生。
朱瞻基,還有跟隨而來的一些將領都有些遺憾。
心裡大罵阿魯臺太慫了。
這次只來了兩萬明軍,跑什麼啊!
幹一仗啊!
……
朱瞻基開始返程了。
此次出來的時間也不短了,震懾草原各部的目的已經達到。
按照規劃,回去的路上,朱瞻基還要去各邊關重鎮看一看的。
朱高熾登基後,對邊防問題進行過調整,但是他在位的時間太短了,他頒佈的邊防政策有沒有落到實處,不親眼看看,楊軒和朱瞻基都不放心。
就這樣,楊軒、朱瞻基他們一路上走走停停。
瞭解到了很多,也解決了很多問題。
當然,也砍了一些人。
邊防問題,他還是按照自己老爹當初定下的,以防守為主。
不過在一些細節上,他和楊軒商議了一番,進行了一些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