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大家也都在家裡忙著自己的事。
或者去給去世的長輩燒紙。
楊軒也沒有閒著,他去了一趟鐘山,看了看老師徐達、兄長藍玉,還有朱標跟老朱。
正月初二,開始了走親戚。
藍春帶著家人前來長平侯府拜年,對於楊軒,他的心裡是充滿感激的。
現在他們一家,也都回到了京城,隔三差五就會來長平侯府串串門,畢竟兩家距離也不遠。
楊軒留著藍春一家吃了個飯,直到傍晚,藍春他們才離開。
正月初三,楊軒和安慶進了一趟皇宮。
陪著師姐徐妙雲聊了會兒天,又和朱棣鬥了鬥嘴。
初四,楊軒去了魏國公府。
年前,徐輝祖也回來了。
師兄弟兩人又能好好聊一聊了。
徐輝祖的妻子正在準備酒菜,趁著時間,楊軒跟徐輝祖說有事情要和他商議。
於是徐輝祖便將楊軒帶到了書房。
“輝祖啊,你鎮守順天府應該也有十餘年了吧?”
楊軒開口問道。
“沒錯。”徐輝祖點了點頭。
朱棣登基之後,就把徐輝祖安排去了鎮守順天。
作為他的起家之地,又是北方重鎮,沒個信任有能力的人去,朱棣也不放心。
但是十餘年下來,徐輝祖在順天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加上他手裡還有兵權。
其實他的處境並沒有表面上那麼風光,暗中也蘊含著危險。
楊軒就是看出了這些,想要提醒一下徐輝祖。
避免牽連到魏國公府。
身處高位,周圍到處都是危險,一不小心,便會萬劫不復。
“現在,你手裡可以調動的軍隊也不少吧?”楊軒又問。
“最多的時候可以調動十萬。”
徐輝祖又點了點頭。
京城處於大後方,距離邊境數千裡。
邊境有什麼情況的話,短時間內也聯絡不上京城。
更不用說等待京城的指示了。
軍情緊急,等到京城的指示到來,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北方需要一個有能力又忠心的人。
作為皇后的親弟弟,朱棣的小舅子,徐輝祖擔任的就是這個角色。
一旦邊關有情況,他可以調動順天府周圍的兵馬,而不需請示朝廷。
只要在事後給朝廷進行詳細的稟報就可以了。
這份權力,不可謂不大。
所以盯著徐輝祖的人也有很多。
等著他倒黴的人也同樣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