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宜玥一邊吃飯,一邊看姑娘沉思,看著小姑娘一時擰著眉頭,一時又憋氣地咬著湯匙,她安慰的點點頭。
這表情,也說明了,小珠寶確實是有認真的思考著她的反問,而不是盲目的就是自我認定。
雖然這樣子教育姑娘,有些太現實了,會讓姑娘心裡對人性漸漸地產生了懷疑,時間一久,就會讓姑娘現實的過頭。
但是相對於讓姑娘養地天真心理脆弱,她還是希望她的大姑娘,能懂人情世故、活地明白明理。
“媽媽,我知道了。沒有當場抓住壞人,小珠寶不會再亂說話了。”小珠寶吃完最後一口甜糊糊,小聲的回道。
雖然明白了,可小珠寶真的好不開心:她現在有些明白了,為什麼媽媽在帶她回家時,說‘惡人自有惡人磨’了。
象壞姐姐那樣的母女,將來她們肯定會收穫惡果的!
把別人當成傻子,事實上,她們才是真傻!小珠寶這才四歲呢,就已經可以從前因反思後果,何況別人?
“對,小珠寶真棒呢!咱們做人,就要講究實事求是,不要人言亦言造成輿論,這是長舌婦的行為,不要學。
小珠寶越長越大了,以後每說一句話,都要對自己的話負責。
因為,你隨口一句話,可能就會在無形中傷了別人,助紂為虐。咱們不傷人,在不知道真相時,就抿緊自己的小嘴巴,明哲保身,懂嗎?”
小珠寶點點頭:“媽媽,壞姐姐這樣子,為什麼她爸爸不管她?”
已經領教過吳阿姨那德性了,小珠寶直接將她忽略,倒是問起她爸爸來了——在小人兒的理念裡,壞姐姐的爸爸,跟她爸爸一樣,是為國盡忠,肯定是秉性正直、是個好爸爸。
怎麼能容忍自己的孩子長成這樣的德性?
“很抱歉,小珠寶,媽媽也不清楚。許是…物以類集吧?!這其實跟她自幼成長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就象你三妮子姐姐,她因為跟著她媽媽多,性子自小就乖張要強,不就跟你大伯,不一樣性情嗎?”
這個年代,照顧孩子,一般都是‘母親’的責任,最少要照顧到孩子大約十三、四歲左右,最短都要顧到七、八歲。
而孩子良好的品德,最重要的還是要自小抓起——言傳身教,是非常重要的。
濮陽梁的兩個大女兒,因為自小就被放養沒得過父母的庇護,性子就比三妮子好地多——過得也更苦一些。
因著不得江麗婷的喜愛,她們爸爸又見天的在地裡、在外面做活兒,根本就沒有時間管理她們,也別奢望阿爺阿孃會心痛她們。
她們自小的觀念裡,就沒有親人的寵愛來做為倚仗,所以自小就聽話懂事,為的就是能讓自己活地更好。
反觀三妮子,完全不一樣。
從小就呆在江麗婷懷裡,要強的性子是學足了她生母,要不是之前被濮陽渠這個小叔喝斥過,一次就打怕她了,她可能還會再繼續搶小珠寶的輔食,而不是象後來那樣,眼巴巴的瞅著——
這就是有管教,和不管教的差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