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狂妄一言,震懾住在加賀號狹窄指揮艦橋內所有日本軍官,進而點燃了他們胸中勃勃燃起的野心。
最近半年內,很多人開始擔心海軍的前途,甚至帝國的前途,尤其在海戰中被一舉摧毀了機動部隊的主力航母,以及山本司令官突遭殞命後。這種情緒更加的普遍。幾乎所有的人都在捫心自問:戰爭會以何種形態收場?
大西瀧治郎幾乎缺席了所有重要海戰,沒有人知道他最近一年多在幹什麼,但是他顯然沒有失掉自信,他甚至與較之偷襲珍珠港之後,更加地堅信勝利。
“諸位,我還要透露一個好訊息給大家,日本擁有的,何止是這些會自行找到目標的火箭和*?我們很快會有,能在瞬間消滅敵人一支艦隊的超級武器。諸君,只要我等抱定效忠天皇的決心,我保證,我們在一兩年內,打到美國西海岸,打的美國艦隊不敢過運河。”
開羅會議在並不那麼祥和的氣氛中,走向尾聲,自珍珠港依賴,美海軍經歷過很多次挫折,但是這次輸在了技術層面,這是絕無僅有的。
中美英三國在別具異域風格的米娜宮酒店,簽署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開羅會議宣言》。褚亭長有幸站在蔣介石背後,瞄著老頭子簽字。
宣言表明:三國將以不鬆弛之壓力,從海陸空各方面加諸殘暴之敵人。盟國此次訴諸武力之目的,乃是制止懲罰日本之侵略,而三國絕不為自己圖利,也無開疆拓土之意(這一條是丘吉爾死活要加上去的,被外界看做針對褚亭長的表述)。
三國之宗旨,在於剝奪日本自從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保證日本覬覦中國蒙古之領土保留與中國版圖內(這是蔣拼命要求加進去的,羅斯福立即表示贊同,被認為針對蘇聯);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慾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我三大盟國稔知朝鮮人民所受之奴隸待遇,決定在相當時期,使朝鮮自由與獨立。
一旦與日戰爭終結,三大盟國俱有互相依存互助之責任,共同面對新生之敵(這一條是羅斯福要求加入的,表面上看似乎是針對德國)。
簽署完畢後,眾人在酒店外草地上照相。褚亭長穿上他較為保守的一套軍服,站在領袖後面與馬歇爾和亞歷山大並列拍照。
拍照完畢後,亞歷山大向褚亭長透露,英軍很快就會在印度尼西亞展開進攻,確保從邊緣地帶砍斷日本帝國吮吸資源的觸手,使之戰爭機器逐漸停擺。
對於褚亭長來說,這次開羅之行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宣言中的中國部分多了一行字,但是戰況的急轉直下也給這次會議的意義蒙上了陰影。419斷斷續續發來的訊號也表明,日本海軍的制導武器從幼稚走向了較為成熟,美海軍的電子干擾,這次顯然沒起作用。
褚亭長希望利用急迫的戰事,找理由趕緊回去,避免與孔二小姐碰面,但是林秀軒堅決不同意,不僅僅是因為他覺得,褚亭長與蔣宋體系內的人靠近,具有隱藏其真實意圖的意義,也是擔心過早回絕,會使得軍統刺客在印度或者緬甸下手。他給與褚亭長最後的底線在於,可以委婉回絕孔二小姐,但是必須見上一面。
蘇門答臘米納斯油田,日本工人們正在試圖在一座石油井架上,焊接一個更高的平臺,同時還利用原本荷蘭人留下的地下建築,挖掘新的工事。這些複雜工程當然不可能完全使用工程兵,工人們全部來自本土的建築行業。
參與工程的所有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荷蘭人撤離前,摧毀了這裡所有設施,恢復石油產量的努力一直沒有收到回報,大本營早半年就放棄了修復這裡的石油設施的想法,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又要在這裡動工了。
皇家海軍的飛機每天都會對這些沿海地區進行偵察,英國人神出鬼沒的部隊已經上岸,不時有海岸巡邏隊被伏擊的訊息,可見油田已經在英國人視野內。
最讓人感覺奇怪的是,在油天地下設施基礎上重新修建的地下工事群,遠遠超過了可以防禦最大規模轟炸的深度。陸軍似乎把原本修建海岸防禦體系的水泥和鋼筋用來修造了一個超級防空洞。
坂垣親自來到米納斯油田,監督工程進度。保守估計,英國人至少有一千人已經上岸。期初還只是空投和潛艇送小分隊到岸邊,現在已經到了直接用驅逐艦趁夜色運送人員上岸。如果不是蒙巴頓勳爵拙劣的組織能力,使得早已到位,多達上百艘的船隊停在安達曼避風,進攻可能早就開始了。
蒙巴頓的的最大才能,似乎在於他可以使得事情一團糟,而不是條理化。這當然為坂垣爭取到了時間。大本營急切地想要收集到爆炸當量資料以及實戰中對步兵的殺傷效果。這兩專案的幾乎不可能一次完成,但是坂垣覺得可行。
他仰起頭觀看高架上飛散的焊接火花,幾架英國輕型轟炸機,從遠處迅速飛過。他很擔心英國飛機或者間諜看到這個高大的鐵架子會起疑心。用來欺敵的電文已經發出,但是也未必管用。
有人走過來送上一份新到的機密情報。他拆開看了一眼,是南機關透過卡納里斯系統獲得的英國情報。日本人對於中國的情報滲透一直有一手,但是對於英美,很多時候只能依賴德國。
“一萬四千人的英國部隊,和七萬人的印度部隊……進攻的第一步是奪取班達亞齊的港口,解除安裝重炮和坦克。”
看起來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計劃,直接從安達曼群島出發,攻佔最近的港口,然後用大約6比1的兵力優勢,奪取蘇門答臘和巽他海峽。
他不知道蒙巴頓為什麼會在海軍和飛機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拖延這麼久。但是這樣按部就班的行動,正是他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