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是證明她的能力,按照你的直線邏輯,當然就是向日本發射三分之一的核武器,用以摧毀日本的戰爭潛力,同時證明實力,當然得保留大部分作為威懾。第二步是浮出水面,宣誓存在,這樣才能以形成威懾,震懾日本以及其他潛在的競爭者。”
淺野不語,按他剛才的想法,這樣確實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但是本時代的中國甚至沒有一片可以停靠的港口,你有沒有想過這一點?即使日本本土工業遭到打擊,但是仍然可以重建,而日本在中國的駐軍仍然有百萬之巨,他們大概不會向本土扔那些東西。另外日本還有世界前三的龐大艦隊,足夠可以保證中國軍隊無論是重慶的,還是陝北的,都無法奪取一片可供她補給的沿海地區。最壞的一點是,他們會使得所有交戰中的強國停下來盯住他們,而他們的祖國卻還是那麼疲弱的農業國,無從提供任何保護。”
“哪有什麼大不了的?可以去海參崴或者夏威夷尋求補給,尋求幫助和聯盟,我不信盟國會虧待他們,盟國只會怕他們。”
“所有我說,如果這夥人真的存在,絕對比你聰明。你有沒有想過,一艘核潛艇尾隨而來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我……”
“不用問,你能想到的,無非是利用對歷史的掌握進行直線型的干預,利用核彈的威力進行直線型的反擊,你如果不是那麼直線,就可以看到,潛艇的另一項優勢是隱蔽性。而且與一旦受到干預,就會改變程序的歷史;或者打一枚少一枚的核彈不一樣,這項優勢可以一直延續下去,可以成為其他兩項效能的倍增器。”
淺野不語,撇開牧野對他的貶低,他覺得牧野的分析其實也有漏洞,但是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問題所在。這次討論對他確實不公平,因為他根本沒時間仔細思考。
“不不,這還是太荒唐了,不可能有人能隱忍這麼久,我瞭解中國人,他們全都是些淺薄無知,滿腦子消滅日本的狂妄之徒,如果他們佔據巨大優勢,一定會第一時間下手。不可能躲起來,這不是他們的性格。”
“我看你真的不瞭解中國人,也不懂歷史,如果中國人不善於計謀和隱忍,如你所說的那樣魯莽行事,他們是怎麼屹立東方几千年的?事實上,翻看東亞歷史就會發現,中國確實有衰退的週期,有時候孱弱不堪,如同一棟一推就倒的破房子,周邊的各種民族也常常崛起,迅猛佔據舞臺中央,但是並沒有哪個民族真正取而代之,事實上那些迅速崛起的民族大部分都消失了。明治維新以後日本確實在工業化上超越了中國,但是1949年後的中國表明,他們同樣可以在工業化上後來居上。”
“我不想和你討論這件事,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不可能有一艘中國核潛艇穿越過來,也不可能有美國的俄國的,都不可能。”
淺野拒絕在這個荒誕的問題上繼續討論。他意識到,牧野用這個虛無問題給自己下了個套,自己竟然傻傻和他浪費了不少口舌。
“牧野君,到底有這種可能性嗎?”山本插進話來,關切問道。
“我只能說,可能性有,但是不確定。朝永博士的計算表明是可能的,但是又不能排除,海底分佈的鐵礦干擾了運算初始條件。”
“那麼,除了第一師團失蹤,還有其他跡象嗎?我總覺得,如果真的有那麼威力巨大的東西過來,又想扭轉歷史,他們必然要積極的做一些什麼,不可能什麼也不做。總會有馬腳的。”山本總算老謀深算,比氣急敗壞的淺野想的深入些,他的話立即提醒了牧野。
“明確的跡象倒是……我記得我們三人從海底脫困,在海上漂泊了幾天,突然遇到遣華艦隊的救援,但是水兵說並不是偶然發現我們的,他們其實是來救那珂號輕巡洋艦的。”
“不錯,確有其事。那珂號沉在了距離春日丸不遠的地方。”大西搶答道。
“還有一件事,就是我們回東京時,出雲號的沉沒。”
“是啊。但是軍令部確認,這兩艘船的損失,都是美英蘇潛艇搞的鬼啊。”大西說道。
“但是……現在想起來,兩次沉沒,全都是無一人倖免,不是嗎?”
會場再次陷入了長時間的沉寂。
“不是你想的那樣,出雲被擊沉有完整的目擊,根本不是核攻擊。”淺野說道。
關於淺野指出的這一點,牧野也想不通,如果不是核*之類的東西,如何讓出雲完全沒有活人留下,但是當時護航的驅逐艦看到了它的沉沒全過程。種種跡象確實是普通的潛艇伏擊,很可能是蘇聯或者英國為了挑起美日衝突。
“牧野君,我只想最後問一句,你說的那種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山本嚴肅問道。
“也許有……兩三成吧。”牧野說道,他原本想說的更多些,但是話到嘴邊有減少了一些,畢竟這樣的判斷是要擔責任的。
“兩三成?”山本點了點頭,似乎鬆了一口氣,他畢竟是賭徒,兩三成對他而言,仍然在可以忽略的範圍內,“牧野君,如果真的有這樣東西跟來了,是不是完全沒辦法消滅她?”
“這倒也不是,春日丸上有一些現成的MK46,威力有些小,但是一枚足夠讓一萬噸的潛艇浮出水面。如果存在的話。另外,必須有一種低空低速飛機使用磁探測器進行引導。”
緬甸仁安羌。
褚艾雲正四處派人去搜尋零件修理他的坦克,一天的長距離奔襲,使得一些坦克損失,所幸是日本人後撤,使得他可以回收並修復。那些221偵察車,從37年起,就完全斷絕了零件供應,不過他發現第7旅竟然丟棄了一個後方整備工廠,從牽引車到起重機,甚至於各種機床一應俱全,完全可以按圖紙生產零件。他讓周有福趕緊把正在安裝*的印度工兵趕走,把東西搶回來。既然英國人不要,他就得撿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