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兩個聽著,你們怎麼打仗,朕不管,你們需要什麼,朕都提供,明日一早,你們就各自出發。”
選完了武將之後,文官就應該抓抓緊了。
在李進和劉璟的奴隸下,數日之後,朝堂上又多了十幾個大臣。
卻還遠遠不夠。
俗話說,文武百官,就算不滿百,五六十個總該有吧,不然就沒有一點朝堂的樣子了。
關於文官的選立,朱允熥還在等學院考試,那是明年的事了。
可現在少人,朝中事務繁雜,必須及時填補。
這天上朝的時候,朱允熥第一個說的,就是官員任免的事。
他想聽一聽劉璟的看法,因為指望李進出主意,基本是白日做夢,這傢伙只知道自保寡言。
“劉璟。”
“臣在。”
“你是左都御史,朕想問問你,朝廷現在官員稀缺,你有神明好建議。”
劉璟愣了愣:“陛下,這隻能開恩科來填補啊,歷朝歷代,都是這樣的規矩。”
不錯,新皇登基,就應該開恩科。
可是朱允熥不喜歡這種做法。
因為他很厭惡八股文,那些臭文章培養出來的,都是蛀蟲。
看一個人有沒有本事,是得讓人實際去做一些事才行的。
這個說法叫‘試用期’。
商湯的宰相伊尹,當初不過是個耕地的奴隸罷了,也沒受過什麼良好的教育。
劉璟又說:“陛下,朝廷現在官員稀缺,可以及時開恩科,召天下學子進京,可彰顯陛下之恩德。”
“呵,你說的有道理,李進不就是恩科入仕的麼?但朕問你,洪武四年的第一場恩科,一共選舉了多少官員?”
“回陛下,總共120名。”
“這是記錄在冊的,還有沒記錄的呢?”
“這……”
“三百二十五名。”
劉璟點點頭:“陛下好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