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邵。”
“小民在。”
“你願意去抵禦韃靼麼?”
王邵想了想,起身見禮:“小民願意。”
“坐下說,這也不是朝堂。你的祖父是韃靼人,還是個將軍,你願意去?”
“回陛下,小民的父親是漢人,雖然小民身上有韃靼血脈,可小民是在漢人地界出生的,小民不是韃靼,而是漢人。若真的追根溯源的話,不管是漢人還是韃靼,都是中華大地的子民,保家衛國是為人臣者應當做的事,別說是韃靼,就算是國內有親貴造反,小民也義不容辭。”
“好。”
好一番陳述!
他能悟出這層道理,就已經是一個大將軍的人選了。
接著,朱允熥又把眼光放在了馬赫然身上。
“馬赫然,你曾經是湯和的部下,朕聽說,湯和作戰驍勇,可是很多軍機要務,都離不開你。那為什麼湯和沒有提拔你為上將呢?”
馬赫然欲言又止,保持尷尬的沉默。
“不必害怕,朕不是太祖皇帝,不管你說什麼,朕都不會加罪。”
“是,陛下,臣原先是湯帥的部下,湯帥經常採納臣的意見,卻不為世人所知。因為……因為洪武年間,大案重重,湯帥是為了保全在下,只給了在下一個六品參知的文銜。”
也對啊,老朱殺人如麻,湯和也是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萬一有一天,老朱起殺心,那是要殺一群的,湯和身邊的將領也無一倖免。
看的出來,湯和是真愛才,為了保這個人,一直的壓制他。
明明有大才,卻只給了六品文官的職位。
“朕讓你去對付寧王,你需要多少兵馬?”
“陛下給臣多少兵馬,臣就用多少兵馬。”
嘖!
這話說的可是霸氣啊,有那麼一股諸葛亮的風采。
朱允熥端起酒杯,笑看此人:“你知道寧王目下招攬了多少兵馬麼?”
“回陛下,三十多萬。”
“那你知道朕手裡有多少兵馬麼?”
馬赫然遲疑片刻,回答道:“不知陛下問的是可見之兵,還是不可見之兵?”
“哦?怎麼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