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想對她傾訴一腔心事,可現在不是時候啊!
也不是地方,旁邊還有個吳氏盯著呢。
於是他柔聲哄勸道:“日後姑娘自然會知曉。”
吳氏見兩人問答,也湊過來問抽得什麼籤。
聽說是中上籤,忙笑說不錯,這是好籤。
她滿面笑容,自為得了菩薩指引,閨女終身有落了。
說起來,清啞的婚事成了她一塊心病。
一方面,清啞出色能幹被御賜“織女”稱號,全家都不肯委屈了她,發誓要她嫁得遂心如意;另一方面,不論她嘴上說得多要強,清啞先後三次退親是不爭事實,因此,稍注重家世名望的就算看中她人品才能,也要顧忌名聲,不肯和郭家結親。
高不成低不就指的就是這情形。
從小門小戶挑也不容易。
太差了別說清啞看不上,做爹孃的也看不上!
如今這情形上哪找合心意的女婿呢?
官家少爺是想都不用想,商家子弟裡邊,挑挑揀揀也就剩韓希夷能入眼了。況且他在夏家為難郭家時,可是不懼權勢站在郭家一邊,心性是沒的說。今日進香巧遇,她再無遲疑了。
心裡這樣想,臉上就帶了出來,對韓希夷十分親切。
韓希夷自然感受到,更是歡喜。
時候不早了,廟祝來請他們去後院用齋。
五橋觀音廟只是鄉村小廟,沒有專門的禪房給貴客使用,廟祝讓出了自己的靜室給他們用齋。齋飯很平常,都是農家菜蔬,然韓希夷和清啞都覺得味道很好,都吃得津津有味。
韓希夷吃相優雅,比安靜的清啞還有品相。
吳氏完全食不知味,光顧看他二人去了。
清啞將她神色看在眼裡,心中有個決定。
飯後,她對吳氏道:“娘,我想跟韓兄去看橋。”
水鄉一大特色就是各種石橋,不論春夏秋冬景緻如何變換,它們都各有風味。五橋村有五座石橋,清啞自然要去看看。
吳氏忙道:“娘也想看看。咱們一塊去。”
她當然不放心清啞跟韓希夷單獨出去了。
不過,只要他們在自己眼皮底下,說什麼由他們。
清啞看向韓希夷,韓希夷忙笑道:“咱們一起去更好!”
於是一行人出了廟,往田野拐去。
走一段,吳氏和楊安平家的幾個媳婦對田野指指點點,漸漸就落後了;而細腰和細妹則一直跟在清啞和韓希夷身後,另有韓希夷的小廝秀兒也在。
很快他們來到一座石拱橋邊停下。
這是一座小小的單門涵洞拱橋,並非用大青石板砌成,而是用不規則的大石頭砌成,也不知怎麼沏得那麼整齊,居然還不會散架掉下一塊石頭來。
橋頭一棵大柳樹,萬千金線垂落,婀娜多姿。
橋下一群鴨子戲水,兩岸春光明媚。
韓希夷稱讚一番後,對清啞講起他所見過的各種石橋。
說得正興濃的時候,忽覺身邊有些安靜。
轉眼一看,清啞正望著他,黑眸純淨無暇。
“郭姑娘!”他不由輕聲喚。
“你想要上我家提親?”清啞問。
韓希夷被她的大膽給震住,一時不知怎麼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