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便對仁王道:“王爺,請幫我取一架琴來。”
仁王問:“你要琴做什麼?”
方初也問。
清啞道:“你先取來。還要琴案。”
仁王忙吩咐人去準備。
並不費事,只要去隔壁的仁王府取就行了,很快便搬了琴來,清啞讓擺在殿外臺磯上,又告訴方初和仁王:“我要義演。”
賑災義演,她前世常見的募捐手段。
方初皺眉道:“這……不合適吧?”
仁王也道:“是啊清啞,這麼多人,你在這拋頭露面彈琴,那不成了……那什麼……一樣了嘛!”
他不好說跟賣藝的優伶戲子一樣,但清啞聽出來了。
清啞堅定道:“很合適。這是積德行善的好事,若有人恥笑,只能說明他品性齷齪,清高也是假清高。”
仁王點頭道:“這也有理。可是……”
他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又說不出哪裡不對。
方初卻擔心別的,他道:“這麼冷,怎麼彈?”
清啞道:“不要緊,我能彈。”
方初阻不住她,便道:“我和你一起彈。”
兩個人一塊彈,想必更能吸引人。
清啞想了想,搖頭道:“不行。只能我一人彈。”
原來,她並不敢把前世那套搬來用,說是賑災義演,這彈的曲目可要斟酌仔細。真要彈風花雪月的曲子,確實像賣藝,不符合皇家募捐的嚴肅性;若太悲傷,又有些惺惺作態,好像欺騙百姓,想來想去,只能彈帶有禪意的佛音——大悲咒。
佛家慈悲,捐多少都憑各人本心。
這個方初不會彈,就算會彈,兩人肯定也不能聯彈。
無他,方初俗事太多,做不到她那般領會禪意。
她走到殿門口,在殿外臺磯上坐下來,在凜冽寒氣中,伸出素手,輕輕搭上琴絃,撥下第一個音符……
方初、仁王站在她身邊。
殿內,一內侍正統計外面剛送進來的頭批捐款。
就是當眾數銀票,數完,共一千五百萬多兩。
順昌帝呆住,眾官員更呆,因為剛才等待的時候,已經將殿內捐款統計出來了,共一千八百萬,兩邊相加,總共三千三百萬。
這還沒結束呢,還沒算上門口的零散捐款呢。
韓希夷等人一齊露出笑容,長長鬆了口氣。
順昌帝喃喃道:“這不可能!”
若非親眼所見,他幾乎要懷疑幾大錦商作弊。
可是,那記錄的名字不會假,都是有姓名有住址有從事的行當,除非事先商議好,否則無法互相串通。
他更心驚的是:郭清啞怎麼知道能募捐這麼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