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全大喜,說世子能來,郭家“蓬蓽生輝”。
這是他才學來的詞。
沈寒秋親自讓林世子。
忽一眼看見世子身邊的青年,頓時心一跳——那氣度絕不是一個隨從該有的,再聯想林世子說的“督查海防商務”一事,心中已經有了底,只不好說破,然神態恭敬起來。
那隨從對他微笑,並未多話或者遮掩。
林世子忙指那箱子對郭大全道:“出來匆忙,無以為賀,收藏的祖父雕刻《鴛鴦同心》一件,還合適,權當敬賀之禮。”
因命人開啟箱子,原來裡面是一座楠木根雕,兩隻鴛鴦臥在蓮葉上,以藕心通連比喻夫妻同心、相守偕老。
沈寒秋解釋給郭大全聽,又道:“靖國公的手筆,可遇不可求。”
就是說有錢也沒處買。
郭大全感激不盡,收了賀禮,沈寒秋引去上房看茶。
一上午就這樣迎接各路來客,很快方家迎親的船到了。
船進綠灣壩,壩上聚集了許多人,頓時沸騰起來。
嚴紀鵬和方則同聲命“放禮炮!”
於是小子們一齊動起手來,各色禮炮和鞭炮次第放響,加上鼓樂齊鳴,不管船上的,還是岸上的,唯見人人張嘴笑,聽不清說什麼。
方初望向郭家方向,想:“聽見炮仗聲,她該知道我來了。”
船停泊後,嚴紀鵬率領眾人上岸。
迎親隊伍今兒必須走陸路,從郭家牌坊下穿過,從正院門口進入郭家,再者,這樣從村中轉一遍,也是喜慶熱鬧的意思。
方初翻身騎上棗紅馬,凡見的人都稱讚:好一表人才的新郎!
其他人都步行,簇擁著八人抬花轎,嚴暮陽坐在轎中壓轎,吹吹打打,沿途不停拋灑染了紅的喜錢、各種糖果子讓小娃兒們哄搶,鑼鼓喧天地往郭家去了。
壩上,綠灣村的鄉民們不住議論:
“那會子福田和紅棗做了醜事,郭老頭氣得那樣,哪想得到今天!這女婿,張福田修幾輩子也趕不上。”
“張福田趕不上,江明輝也趕不上!”
“人家是大家子少爺,讀了好些書的。”
“幸虧那年退了親。”
“這就叫‘因禍得福’。”
內中有和張家沾親的一個漢子,心裡不舒服,但是方家的家世、方初的人品,實在沒得讓他挑理的地方,他便裝作隨意道:“就是一樣不好:半隻手沒了,總不好看。”
旁邊人把他上下一打量,嘲笑道:“你倒是好手好腳的,好看,頂用嗎?你就是多長兩隻手出來,也不抵人家一隻手。”
大家一起嘲笑,那漢子無言以對,羞愧低頭。
方家迎親隊伍來到牌坊下,方初勒住馬,下馬步行。
郭家兩道牌坊都是御製,別說他,便是早上諸葛鴻等朝廷官員到此,也要下馬下轎步行,以示尊敬。
********
二更求月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