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傳言才熱了兩天,就被另一股熱潮壓下去了。
七月六日,有些實力強的世家七月五日晚便得了京城訊息:郭織女藉助高巡撫之手,上呈一份手書給皇帝,除了獻上毛巾紡織技術外,還自請朝廷為她賜造“貞節牌坊”,以表彰她剛烈清白!
她在書中寫道:
女子名節大如天,喪失名節者不能苟活。
但死有重於泰山和輕於鴻毛之分,若是被人擄劫,不問皂白便自盡,於家於國無益,徒令“親者痛仇者快”,這死便“輕於鴻毛”;而民女不畏惡勢力,在險惡情勢下與歹人周旋,正是將死看得“重於泰山”,不肯輕易放棄生命。最終民女保全了清白之身。歸來後織出毛巾,上報效了國家,下造福了百姓,又不使親人白髮人送黑髮人,集大義、孝心和剛烈於一身,可謂三全其美,是真正的貞節烈女!
然自民女歸來,傳言紛紛指民女失去名節,實為不公!
因此,民女願被驗明正身,懇請朝廷賜造貞節牌坊!
這要求引起朝堂上下一片譁然,百官和士林均皆爭論不休。
若是其他女子哪怕是皇親貴族提出這要求,也只有被嘲笑譏諷的份,被叱為異想天開,但眼下提出這要求的是郭織女。
郭織女乃是民間奇女子:她因公開織布機等技術,造福百姓被皇上欽賜“織女”稱號,並賜造功德牌坊;她曾被誣陷殺人,後卻一舉翻身洗刷了冤屈;她曾被指稱為妖孽附體,引無數人為她奔走營救;她被擄劫失蹤數天,人人皆以為她失了名節。
她卻平安歸來,先奉獻毛巾紡織技術,宣告“從此郭家無秘密”,再上書求賜“貞節牌坊”。並非攜功請賞,不過請朝廷為她證明清白而已。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無法不重視此事,又為此事委決不下。
因為在大靖,貞節牌坊只會賜給兩類女子:
一類是烈女烈婦,通常是死人,是殉夫或為守貞抗拒而死。
另一類是節婦,是活人,既為夫守節二十五年以上的寡婦。
郭織女尚未成親,肯定不能算節婦,只能算烈女。
貞節牌坊賜給活的烈女,尚無這個先例。
烈女牌坊就有賜給活人的,比如東漢的趙娥,但那不是表彰貞潔,乃是表彰她替父報仇的節義行為。
皇帝頭疼了!
學究們沸騰了!
※
方家,方瀚海“啪”一拍桌子站起來,激動道:“好,好!沒想到她能想到這一招!真不愧是御封的織女!”
他匆匆趕去母親那,將此事告訴她。
方老太太瞬間失神,沉吟好一會才道:“沒這個先例,只怕……”
因問兒子:“難得她肯如此用心。這確是一招妙棋。你看,朝廷能答應她嗎?”
方瀚海肯定道:“朝廷定會答應!”
又解釋道:“她也不是自不量力的。其一,她義正言辭,有理有據;其二,她數次向朝廷奉獻紡織技術,還承諾‘郭家從此無秘密’有功於國家和百姓;其三,她確實剛烈不屈,保全了清白之身;其四,她有個好師傅;其五,我等便使盡渾身解數,也要讓這牌坊賜下來!”
方老太太目光一凝,鄭重道:“既這樣,那你儘快去安排。”
方瀚海應道:“是。”
於是匆匆去了。
他走後,方老太太往後一歪,靠在榻上。
“我輸了。”她嘆道。
********
明早更新會延遲,望諒解!求正版訂閱、推薦票和月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