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六月初,天氣已經愈發炎熱,可宮內苑裡綠意蔥蔥,時有微風拂面,倒也讓人心曠神怡。
聽雨軒是宮內苑裡不大不小的一個涼亭,一面臨湖一面臨山,風景獨好。
在這裡,崇禎皇帝和他的首輔溫體仁、次輔王應熊二人,正在洽談國事。
“此事兩位愛卿做得不錯,慧眼如炬。賑災銀子他們都敢貪墨,那就先送刑部大牢,再由三司會審。
至於抄家的事情,告訴刑部尚書鄭三俊,讓錦衣衛來做,他們比較專業。”
聽完王應熊彙報山東德州知府李桂才貪墨案後,崇禎皇帝當即做出聖斷。
很好,證據確鑿,殺他一批,株連一波,又是一大筆銀款入庫。
“臣……遵旨!”
王應熊咬牙應道。
皇上啊,您老人家還真是要大魚小魚通吃,一點湯湯水水都不留下嗎?
“明日早朝,兩位愛卿做個表率,帶頭主動納捐十萬兩紋銀。”
崇禎皇帝並未在意王次輔幽怨的眼神,自顧安排他們明日的工作,或者叫配合。
“皇……上,微臣自己家中只有幾千兩現銀……近日收受朝臣的賄銀也才一萬一千兩……實在……”
王應熊次輔人實誠,一時沒明白皇上意思,正哭著臉主動申報財產。
可向來精明的溫體仁一時間也沒好哪去!
皇上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讓正愜意吃著杏仁糕溫體仁,差點被噎死。
現在皇宮生活好了,糕點瓜果、茶水小吃都是備在一旁,供朝中重臣享用。
按崇禎皇帝的說法,平常百姓家來客,都要熱情招待,朕的肱股大臣,更應如此!
想不到,關鍵時刻卻能要老命。
“溫愛卿別急,喝點茶水。”
崇禎皇帝親自斟滿茶遞給溫體仁。
這老貨可不能出事,至少現在不行,用得太順手了。
這段時間來,溫體仁所表現出來的有權有謀、足以統馭六部的才幹令崇禎皇帝是十分滿意的。
除此,對於朝廷政務,溫體仁也是處理得有理有條。
這樣,讓他可以脫身享享福,關注其他事情,而不是埋頭於每日如山的奏摺中。
更重要的是,他是崇禎皇帝對付朝堂正人君子的急先鋒。
以奸對正,就是崇禎皇帝想到的方法之一。
至於溫體仁這老貨前幾日跟崇禎皇帝說的:微臣短於軍務後勤,長於政務民生,請皇上見諒!
其實潛臺詞就是他不會插手軍務。
而這也是歷史上正人君子詬病他在首輔位置上,無論對於遼東抵抗建奴南下,還是對付李自成、張獻忠的叛軍,都未嘗建一策。
對此,崇禎皇帝表示理解並欣賞,沒毛病,是這老貨聰明。
想想看,如果一個幹實事的總理插手軍權,會有什麼後果?
同理,你一個首輔如果插手軍權,莫非想造反不成?
“兩位愛卿會錯意了!”
在溫體仁的道謝聲中,崇禎皇帝目視二者,面無表情緩緩說道:“天子不求人,朕只是想看看朝臣的表現如何?”
看不見的東西很可怕,所以人心非常可怕!
溫體仁和王應熊俯身領命過程中,悄悄交流一個眼神,頓時明白皇上這是在試探朝臣人心之舉。
起復周廷儒辨忠奸,用納捐試探人心,皇上玩得高明啊!
進可攻,退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