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董長義低聲道:
“殿下,對那些小吏、衙役,不能太好了。”
“環境太舒坦,待遇太優渥,他們就懶了,會覬覦更多。”
朱允熥含糊地應了一聲。
洪武年間,老朱對官吏十分嚴苛,吏員、衙役並不是熱門。
吏員地位低,有些甚至是“罰充”來的,就是犯錯的讀書人、官員,被強迫來當了吏員。
衙役也多是服的勞役。
科舉出身的官員看不上他們。
朱允熥勸道:
“府尹,想讓災民舒服,你得先讓一線的官吏舒服。”
“如果官吏都過不好,災民還想好?”
他心裡明白,能被派到一線吃苦的官員、小吏,肯定是府衙裡不得志的。
自然也沒人關心他們死活。
但是,在他的計劃裡,鄧輝和他的手下很重要,必須先籠絡了。
董長義聽的似是而非,只好含糊地應道:
“殿下說的是!”
朱允熥沒指望他理解,
“走,咱們去看望災民。”
~
剛靠近窩棚,就隨風送來酸爽的味道。
走了幾步,朱允熥就連連搖頭。
四處可見垃圾、糞便,已經別凍的梆硬。
朱允熥戲謔道:
“金山銀山還真不少啊。”
官員們順著他的視線看了過去,一堆糞便十分顯眼。
讓人心裡不適,又有些尷尬。
董長義怒道:
“這些殺才!衙役呢?以後看著點!”
有人上前解釋道:
“殿下,給他們建了廁所的,可是總有些人隨意地解決。”
有的官員已經緊張了,殿下不會借題發揮,整一批人吧?
氣氛變得緊張起來。
朱允熥點點頭,
“理解。你們人手也不夠。”
看他輕鬆地放過,眾人都鬆了一口氣。
沿著窩棚中間的路,一直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