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難度不高,估計在後世小學五六年級、初一的水準。
剛才看的賑災題並不在上面。
朱允熥猜測,考試之後還有其他戲份。
~
朱允熥放下卷子,開始磨墨,
墨錠是宮內自制,上面繪製了一朵盛開的蘭花。
磨出的墨汁,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時候不大,硯池已經大半滿了。
朱允熥開始答第一份卷子。
第一道題,
要求默寫《論語》的“里仁篇”。
朱允熥胸有成竹,沒有絲毫猶豫,提筆就寫,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
大殿裡十分安靜,
黃子澄站在前面監考。
同學們都在認真默寫。
這些是基礎性的知識,大本堂的先生要求又嚴格,基本上都能默寫出來。
他們已經沉浸在做題中,慢慢放鬆下來。
~
朱元璋慢悠悠從後面走了進來。
廷議後,他去後花園走了走,活動活動身子骨。
感覺舒服了,又回到大殿。
一眼看到西牆下做題的十幾個孩子,朱元璋站住了,遠遠地看著。
孩子們都很認真,
都在奮筆疾書,
每個人都很投入,沒人注意到陛下回來了。
朱元璋搓搓手,一群小猴崽子,最近鬧騰的很啊,
咱今天就好好拾掇拾掇你們!
朱元璋回到御座,緩緩坐下,拿起御筆,開始批閱奏摺。
他已經習慣了這個節奏。
要麼和大臣門開各種會,大朝會,小朝會,廷議,
要麼就是批閱奏摺。
其他生活似乎都成了點綴。
~
朱允熥寫完了第一份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