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曉前,
星辰燦爛,
夜色濃稠,孕育著即將到來的黎明。
東宮。
寢殿已經燈火通明。
呂氏已經起床,坐在梳妝檯前,一頭烏髮瀑布般散下。
她特地早起,要去乾清宮請罪,
今天有朝會,她想趕在朝會之前趕到。
這樣陛下忙著去上朝,寥寥幾句就打發她了。
鄭嬤嬤站在身後,輕柔地幫她梳理頭髮。
呂氏囑咐道:
“扎個簡單的髮型,用一根木簪子,其他的頭飾儘量少用。”
呂氏平時淡妝居多,
因為朱元璋提倡勤儉持家,不喜歡女眷濃妝豔抹。
鄭嬤嬤提醒道,
“娘娘,小韓子死了,那個院子沒了總管。”
她們私下裡提起朱允熥,都不屑稱“殿下”。
“那個人”“那個院子”是他的代稱。
呂氏沉吟片刻,吩咐道:
“讓他的奶孃去吧。”
鄭嬤嬤有些失望,她本想借機推薦一個自己人,昨夜禮都收了。
“娘娘,錢氏可是個伶俐人,放在那裡可惜了。”
透過銅鏡,呂氏有些奇怪地看了一眼鄭嬤嬤。
鄭嬤嬤、錢嬤嬤都是東宮的老人,但是兩人水火不容。
今天鄭嬤嬤竟然幫對頭著想,
真稀罕呀!
呂氏問道:
“你不覺得昨晚的小韓子很古怪嗎?”
想到韓永成的笑,呂氏心裡泛起寒意,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鄭嬤嬤附和道:
“是挺不正常的。快嚥氣了還想著吃蝦。”
呂氏:
“……”
呂氏被鄭嬤嬤的蠢給氣到了。
最後還是自己寬解自己,人無完人。
鄭嬤嬤雖然愚笨,但是勝在忠心不二。
從孃家就跟著,知根知底的,用著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