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劉闢府上望月樓。又是淡月融融夜,此時的望月樓卻沒有人望月,有的只是紅燭高燒,吟詩作對,好不雅緻。
樓下只聽得一陣似歌似吟的聲音傳來,煞是跌宕起伏,原來是有人正在詩歌朗誦,詩道:
“圓月當新霽,高樓見最明。
素波流粉壁,丹桂拂飛甍。
下瞰千門靜,旁觀永珍生。
梧桐窗下影,烏鵲檻前聲。
嘯逸劉琨興,吟資瘐亮情。
遊人莫登眺,迢遞故鄉程。”
“皎潔三秋月,巍峨百丈樓。
下分徵客路,上有美人愁。
帳卷芙蓉帶,簾褰玳瑁鉤。
倚窗情渺渺,憑檻思悠悠。
未得金波轉,俄成玉箸流。
不堪三五夕,夫婿在邊州。”
聽詩的內容,一首是懷鄉,一首是代言,詩剛吟完,樓上就傳來不絕的喝彩聲,一個高亢的聲音道:
“留後大人才思敏捷,詩歌愈發精熟了,韋太尉若在,必然也對留後大人讚不絕口。”
“不錯,留後大人的詩曲盡其義,好一個‘梧桐窗下影,烏鵲檻前聲’,有留後大人在,咱們兩川武功風流都不荒廢啊!我看就衝這個,朝廷的制書也得下給劉大人,用不了幾天,咱們就得改口叫劉節度使大人了。哈哈哈哈!”
“誰說不是呢。我看這‘不堪三五夕,夫婿在邊州’這兩句,就連薛大家也寫不出來啊!”
薛大家顯然是指薛濤,薛濤年輕時曾經被韋皋罰往松州,以軍人家屬的口氣寫過幾首盼歸詩,傳誦一時,這人拿薛濤出來,明顯是要拍主家馬屁,可是聞聽這麼說,坐在主桌的劉闢臉上的神色卻猛然僵了一僵。
韋皋武功蓋世,文采風流,在兩川威望之高,直追諸葛孔明,劉闢能夠繼韋皋而立,和韋皋的栽培扶持關係極大。所以劉闢當權後,也極力想模仿韋皋,雖然韋皋是為他所害。而極力模仿韋皋的要害,就是繼承韋皋的位置、威望還有其他的什麼。而被視為韋皋文采風流象徵的薛濤,自然也是重要的一個。
可是薛濤並不賣劉闢的帳。人人都道天妒英才,韋太尉英年早逝,別人可能不曉得韋皋怎麼死的,但是薛濤和韋皋關係那麼近,哪裡能不知道韋皋對劉闢的反感呢?而且韋皋死得不明不白,聰明如薛濤者焉能猜不到韋皋為何暴薨?於是劉闢三番四次相邀,都被薛濤拒絕,今晚劉闢設宴招待兩川文武重臣,詩酒唱和,命人去請薛濤,乾脆被薛濤以韋太尉喪期未過的名義罵了出來,弄得成都人人盡知,節度留後得不到前任節度紅人的承認,要多糗有多糗。
薛濤名望極高,不是尋常女子,劉闢為了立德,又不好拿薛濤怎麼樣,只好依然好言好語,供給錢糧,生生把悶氣憋在心裡。誰料今日來客是從外地來的,不知道此中過節,拍劉闢馬屁一不小心拍到了馬蹄上。
兩川風雅,不管是文士還是武夫聚會都要吟詩,所以劉闢把自己費盡心思的兩首詩搬了出來,卻被人點到了阿是穴上。不過劉闢雖然不爽,面上卻不好表露,邊上盧文若忙舉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