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好處卻更多,首先,劉備父子若是僅僅只有徐州一個半郡的地盤,他們如何肯和你曹操合作對抗袁紹?
劉備和袁紹又沒有什麼深仇大恨,把地盤賣了從龍它不香嗎?
其次,劉備的實力如果僅僅停留在徐州,那他對曹操的幫助也大不起來。
雙方就算合作,也是力量懸殊,那也意義不大。
聽完劉封的話後,曹操面色沉靜,可心裡卻是長鬆了口氣,甚至對劉封生出了濃濃的欣賞和喜愛。
劉封眼下這番話,可不就是對他最好的回報嗎?
他這幾年的隱忍退讓,為的就是拉攏劉備上船。
現在劉封如此識趣的詢問船票價格,怎麼能不讓曹操心花怒放?
“賢侄所言,深合我意!”
曹操聲音洪亮,一股上位者的霸氣彌散開來。
只見他眸含精芒,逼視劉封道:“那依賢侄之意,我等該如何齊心?”
劉封故作沉吟了片刻之後,緩緩開口道:“以小侄之見,大司馬自河北南下,共有三條路可走。”
“請叔父賜圖一張。”
曹操聞言,親自起身,去為劉封取來地圖鋪開。
劉封俯身,用手在地圖上劃出三條線路。
“其一,出青州南下,攻徐州,繞道進入中原。”
劉封在地圖的右上角畫了個弧線:“這條道路能夠充分的發揮袁軍兵力雄厚的優勢,但大司馬卻絕不會取用,最多遣一偏師騷擾。”
其實有兩點劉封沒有明說,就是如果走這條路的話,後勤壓力會十分巨大。青州到徐州之間,陸路雖然好走,但河流並不相通,想要靠水路運送補給,中間有數百里地的道路需要陸地轉運,相當麻煩。
可同時,走這條路也未必沒有好處。
徐州如今在劉備父子的傾力治理之下,已經不復先前的凋零。
袁紹走這條路,只要劉備父子稍一心軟,他就能在野外獲得大量的糧草補給。
以食敵一鍾,勝吾十鍾來計算,後勤上的壓力無疑會減輕許多。
如果讓劉封來選擇的話,恐怕會增強這條路的作用,但多數情況下,也不會以此為主攻路。
因為劉封用兵極穩,又喜歡講究成本,以勢破敵,經常用奇兵,卻很少行險。
即便奔襲壽春這樣的案例,看似兇險,實際上卻是進退遊刃有餘,即便偷襲失敗,也能安全退回己方疆域。
“賢侄竟也如此熟悉本初,實在是叫我驚訝。”
曹操點頭認同了劉封的看法:“確如賢侄所言,本初必不會選此主攻。本初意在天子,徐州無疑南轅北轍,本初所不取也。”
對於曹操這話,劉封深表贊同,估計到時候來的大機率還是袁譚,而且要不了多久就會被打回正面戰場去了。
劉封心思電轉,手上又在地圖上的左邊畫了一道直線。
“第二條線路,就是從延津過黃河,進佔白馬,然後走燕縣、酸棗,官渡,如此一來,即可切斷東面兗州和司隸之間的水陸聯絡。這樣的切斷雖然不能徹底斷絕兩地聯絡,但水路不通,陸路聯絡也得往南繞上繞道潁川北上司隸,最少要都走上數百里地。”
這條路正是歷史上袁紹所選擇的道路,但在這個位面,劉封以為袁紹未必會再如此選擇。
一來,原時空裡,天子是在許昌的,可這個時空裡,目前仍在洛陽,而且還待的好好的,完全沒有遷走的動向。況且許昌也並不像原時空中那般安全,汝南如今可是在劉封父子手中,距離許昌不過寥寥百餘里。
曹操敢不敢把天子放到許昌,還得打上一個重重的問號。
二來,有劉封父子的驃騎軍存在,使得這條進軍路線要遠比歷史上危險的多。一旦驃騎軍從右側擠壓過來,袁紹軍立刻就會陷入三面合擊的境地,尤其是河流的走向,對袁紹軍極其不利,袁紹並非不知兵的人,當會慎重考慮。
“此路不必考慮,本初必不會走這條路線。”
曹操比劉封還要自信,竟然一口否決了劉封的猜測。
反過來,曹操倒是提問道:“以我之見,本初很可能在攻克白馬之後,以黃河為傍,逆流而上,攻擊虎牢。”
劉封微微一愣,待看清楚地圖後,忍不住讚歎起來。
魏武之能,確實天賦異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