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會稽本地豪強望族們的部曲,戰鬥力相差十分巨大,完全取決於主家的實力和手腕。
如今山陰城裡的這些家族,基本沒有什麼出彩的人物,那自然也就不可能會有悍勇忠心的部曲了。
次日一早,陸遜、顧雍等人捧著統計出來的戰果送到了劉封的案前。
昨天夜裡,孫策就離開了郡守府,將此地獻給了劉封暫居,而他本人,則僅帶了親隨和孫權住在了郡守府旁的民居之中,以便劉封隨時召見他們。
這一次攻下山陰城,最大的戰果自然是將會稽本地計程車族豪強幾乎一掃而空,剩下的也都是大小貓三兩隻,完全不敢再生對抗劉封之心。
對於這些人,如果依照劉封的本心,那自然是殺無赦的。但真要是殺了,固然是痛快了,可勢必會引起各地士族豪強的恐慌、反感和牴觸。
這幫人要是不明著造反,暗戳戳的跟你玩非暴力不合作的話,那還真會挺麻煩的。
因此,劉封很早就明白這些人不能殺。
雖然不能殺,但劉封又想讓他們死,所以劉封想出了一個不錯的點子。
那就是讓這些人社會性死亡。
劉封心中已經胸有成竹,只要沒有意外,這些人的結局必然是生不如死,而代價卻是能夠讓各地的豪強士族望而生懼,懾服於劉封的手段,也不敢玩弄陽奉陰違了。
這辦法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那就是把這些豪強士族以反賊的名義押送前往洛陽,交予天子懲處,同時沒收他們的一切財產。
不論天子會不會留下他們的性命,劉封都不會允許這些人再返回會稽了。
如此一來,他們對於會稽百姓來說,就等於是“死亡”了,而他們留下來的“遺產”,自然也全部都是劉封的了。
而其他地方計程車族豪強對此也挑不出理來,這些會稽本地計程車族豪強造反是鐵一般的事實,不但自己造反,居然還敢聯絡山越,勾結蠻賊,實屬罪上加罪。
劉封沒有當場處決這些反賊,而是將他們送往洛陽,交由天子發落。
在大多數計程車族豪強眼裡,這絕對算得上是法外開恩了。
劉封的第二大收穫,自然是這六萬勞力了。
這五萬多人裡面,會稽本地士族豪強們的部曲姑且不提戰鬥力,但人卻都是年齡在十八到三十之間的青壯。
山越這邊要差上不少,別看山越人多,但青壯比例卻要差上一大截。
這些山越部落首領完全是被會稽本地士族豪強們以利相誘,而且還保證了補給,於是便帶著全家老小下山助戰的。
要不是實在說不過去,這些山越首領恨不能把部落裡的婦孺都給帶上。
可想而知,這些山越蠻兵素質有多低下,其中有將近一半都是老弱兒童,只要是個男丁,就一併帶下山充數了。
真正年齡在十八到三十之間的,撐死了也就一萬六千餘人,剛剛過半。
不過劉封倒是不介意,反正修工程,挖礦山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年紀大點也沒關係,畢竟不用像漢人自由民那樣給待遇,給福利。
對於山越部落,劉封的態度很清楚,那就是剿!
暫時來說,撫的餘地很小。
大漢高層曾經商量過對待四夷的方略,總體來說是以戰為主,以撫為輔。但歸根到底,還是得先戰。
四方蠻夷,不論哪一個都是畏威而不懷德的,你不打出戰場優勢,你不打痛他們,光是招撫的話,只會被他們當成肥豬來對待。
劉封不但不會赦免這三萬山越,等到安定了會稽之後,還會繼續清剿山越,而且還是大規模剿滅,聯動整個揚州,從江北兩郡左邊的大別山,一直到江東諸多大山,覆蓋丹陽、會稽、豫章三郡。
這並非是劉封好殺,而是東漢末年的山越和南蠻勢力太過龐大,持續不斷的造反根本是沒法招撫的。
既然沒法安撫住,那也就意味著遲早是要打的,既然如此,那晚打不如早打,否則整個揚州始終是會處於不安定的狀態之下,而無法成為一個可靠的大後方。
況且在和山越交戰的過程中,也未必沒有好處,至少也能加強對揚州的統治力度和深度,更別說俘虜本身也是一種珍貴的資源。
除了以上這兩個好處外,山陰城中還囤積了大量的糧食,暫時是足以救濟會稽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