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的意思也很簡單,劉將軍確實是心繫萬民,不止是河北的百姓,雒陽的百姓也是他的民,他相助雒陽興修水利,灌溉農田,並傳他們技術,以王道而言,確實是希望大漢朝能夠強盛!希望雒陽本地的百姓能夠過得更好。”
“但是,在行使王道正氣的背後,也有一些其他的原因,雖非王道,卻與王道並不衝突。”
“你比如說,劉將軍為什麼要透過雒陽本地的官吏,藉此事聯絡望族高門呢?就是河北的這些技術都是我們這些年來苦心鑽研出來的,要交給他們使用是沒有問題的,但也不能白交啊。”
“雒陽本地的富戶掌控著大多的土地,若是在此地用我們的技術興修水利,增加灌溉收入,那得利最多的是不是他們呢?”
“既然他們得利最多,那他們就不得不付出一些?”
“老夫在河北,這些年明白了一件事。”
“技術也是可以賣錢的!包括管理的技術也是技術。”
“這都是我們河北人花時間琢磨出來的,雒陽當地的人要用沒問題,我們可以出人出力出技術幫他們。”
“但是,他們得按照同等的價值給予我們回報。”
“可以說財貨,也可以是是糧食。”
“但不能不給。”
“老夫覺得,以雒陽本地望族的智慧,孰輕孰重,他們自然清楚。”
“老夫覺得他們在這件事上,應該是不會吝嗇的。”
郭嘉聽到這兒,不由一愣。
接著,他不由得啼笑皆非。
“左將軍心中當真會如此之想嗎?”
賈詡斜眼瞥了郭嘉一眼。
“奉孝,莫要胡說,老夫何時說適才那話是左將軍說的,那分明都是老夫自己的一家之言。”
“額……”
郭嘉聽了賈詡的話,頓時愣住了。
緊接著又聽賈詡慢悠悠的道:“不光是這件事是老夫的獨家見解。”
“老夫還有許多其他的見解呢!”
“你比如說,司州這次發生這麼大的戰亂,雖然未曾傷及根本,但是,司州本土的望族豪強也都看出了一些苗頭。”
“他們應該明白了,天下各大勢力都將司州看作一塊肥肉,各方勢力的目光都在這邊聚集著,這司州保不齊什麼時候就會變成下一個兗州……殘破不堪,窮困,流離失所。”
“老夫要是司州本地的這些世家望族,或許就會想著法兒的開始遷移了。”
“這個地方真心是沒法待呀。”
“但是應該往哪兒遷呢?”
“能夠選擇的也無外乎是關中、河北。還有南方諸地。”
“對於那些與袁氏望族之間有利益糾結的大家族,他們還是會選擇袁氏所在的南方,畢竟河北和關中現在正在徹底落實的新政,這和他們的利益不相符。”
“但那畢竟只是少數的一些最頂級的家族,大部分的家族都是和袁家沒有利益關係的,最多也不過就是仰慕一下而已。”
“在這個時候,若是河北能夠向司州伸出援助之手,讓這些中小的豪族看到了河北的王道之治以及左將軍的廣闊胸懷……還有河北那不可限量的前途。”
“奉孝覺得他們會選擇往哪裡遷移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