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辭官的奏呈很快就批覆下來了。
尚書檯方面幾乎是沒有任何的挽留與阻攔,直接就允許盧植辭官歸鄉。
雖然盧植的目的確實是不想繼續幹這個雒陽太守了,但是朝廷如此決絕的批覆,讓他的心中有了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失落之情。
我說你們好歹也挽留我一下子呀!
我盧某人為大漢朝建了這麼多的功勳,就算是辭職,你們大面兒上是不是也得走一個挽留的流程啊?
就這麼一聲不吭的就批准了,是不是有點太不顧忌我老人家的感受了。
盧植的心情失落,那劉儉自然也要安慰他。
正好劉備也已經率兵來到了雒陽,徒弟兩個人天天陪著師傅,又是勸又是開解的,好不容易讓盧植的心情好了一些。
既然已經辭官了,那這雒陽城就不能繼續再待了。
在下一任雒陽太守抵達之前,盧植需要先整理好所有需要上計給朝廷的材料,等待正式交接。
這個時間按道理來說應該不會是特別長,畢竟雒陽在朝廷的分量很重,接替盧植的人選應該會在短時間就會被選好的。
只是盧植回頭應該去哪裡教書呢?
緱氏山他是肯定不能去了。
最終,盧植決定回他的老家范陽好生教徒,頤養天年。
劉儉告知盧植,他下一步就是準備在河北大力興學。
各郡縣都要成立諸多的官學,范陽那邊自然也是如此。
為此,劉儉準備成立一個河北教育署,主要負責幼兒蒙學以及青少年的學習教材的編纂核查,以及監管地方官學的運作統籌。
他特邀盧植作為這個教育部的巡查組組長,負責在冀州、幽州各郡巡視官學的運作情況,用以保證教育的普及率增長。
劉儉的出發點是好的,這一點盧植是表示認可的。
但問題是,盧植對劉儉的行為提出了一個質疑。
在地方直接用教育署代替中央直屬管理的行為,是不是有些僭越了?
盧植所看到的矛盾確實是存在的,在某些特定的事項上,劉儉即使是州牧,也不能善改朝廷現有的體制與執行機構。
特別是中樞方面並沒有地這方面改革的任何旨意。
在教育方面如此大刀闊斧的進行官署設施整改,是不是有點兒自成一國的意思?
劉儉笑著告訴盧植,這件事他自然會與朝廷溝通,請朝廷特許答應。
盧植也就是這樣被劉儉給糊弄過去了。
其實盧植目前還不知道的是,朝廷之所以這次這麼快的答應他的辭職。完全是因為劉儉那邊要當撫遠大將軍。
而身為劉儉的老師,在這種敏感的時期,盧植主動提出辭職,對於朝廷來說也是一件好事,順水推舟,趕緊答應他。
將自家的老師安撫住之後,劉備便和劉儉商議目前的情況。
“我說德然,董卓到底給沒給你舉薦成撫遠大將軍?這眼瞅冬天都快過去了,朝廷那邊怎麼連個信兒都沒有呢?”
劉儉微笑著道:“不是朝廷那邊沒信兒,是他們不想給我信兒。”
劉備聞言似有恍然:“如此說來,朝廷是不想給你這個撫遠大將軍之職了。”
劉儉點了點頭,道:“我有點把事情想簡單了。”
“我以為只要董卓那邊同意,這件事應該就不是什麼問題。”
“但是目前看來,天子、太后和朝臣在朝中還是佔有相當大的言論比重。”
“所以這件事兒只靠董卓一個人推進,似乎是有點兒不太可能。”
劉備咂吧咂吧嘴說道:“那怎麼辦?要不然咱們派人到朝廷裡去疏通一下箇中關節,給那些公親高官們送送禮品,請他們力諫天子,如何?”
劉儉直接否定:“若是別的事倒還好,這件事怕只是不是錢和財貨就能夠解決的,有些事情非得動用一些非常手段才能夠推進下去。”
“咱們現在先等朝廷的訊息,等確實天子和尚書檯將董卓的奏命給否了,咱們再進一步行動。”
劉備恍然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