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然尚未出面,只是憑藉著其兵馬的出現,就將適才還在狂吹牛逼的董卓弄成了啞炮,用實際行動狠狠的抽當朝相國的大耳刮子。
這等本領,哪是一般人所能夠有的呀?整個大漢朝除了他之外,怕是找不出第二個了。
張既適才被董卓招攬時,其心堅如磐石,絲毫不為董卓的招募所動。
但是現在,他心中已升起了對劉儉無限的嚮往之情。
這位左將軍名不虛傳啊,太神了也!
張既斜眼看了看遠處戰馬上惱羞成怒的董卓,嘴角不由露出了幾分譏諷。
涼州寡學之輩畢竟就是寡學之輩,和真正的英傑比起來,實在是差的太遠了耶。
天差地別!!
雖然董卓西涼軍此刻的氣勢確實非常強,但是,當河北軍出現的那一刻,張既適才對董卓軍些許的擔憂和恐懼就消失了。
眼見董卓就要發怒與劉儉交戰,張既在一旁不慌不忙的道:
“末吏以為,相國此時不宜征戰。”
董卓惱羞成怒的看向他道:“疥癩小兒,你懂什麼?!”
張既並不惱怒,他微笑著回道:“末吏是不懂。”
“但末吏多少也能猜到,相國來雒陽城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相國來雒陽難道是為了跟左將軍決一死戰嗎?”
“不是的!”
“正是因為相國不想與左將軍決一死戰。”
“所以相國才來雒陽。”
“眼下,左將軍也並不想與相國戰,不管他是不是晝夜奔襲至此,左將軍之所思,也不過是和相國一樣。”
“相國此事若真與左將軍交手,難道就不怕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末吏只是盡忠貞之言,相國不聽,末吏也絕不強迫,自當回城,請盧公靜候相國凱旋。”
董卓的臉色變的更難看了。
憤怒,不甘,羞憤,怨毒……
多種神情交雜在董卓的臉上。
同時,還有深深的無奈。
……
劉儉高舉長劍,策馬狂奔,三千騎河北精騎如影隨形緊緊跟隨在他身後。
河北的騎陣挾裹著踏碎一切的威勢,如天崩地裂,如驚濤拍岸,向著董卓的方向而去。
腳下的大地有如潮水般往後倒退,三千匹健馬同時叩擊大地所發出的轟鳴聲讓人肝膽俱裂。
眼看著就要到衝到董卓的軍陣前來,張飛對身邊的劉儉說道:“兄長,殺不殺?”
“不殺!”劉儉很是果斷的回答。
“啊?”
張飛被劉儉的話弄愣了。
“不殺?不殺跑這麼遠來此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