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袁紹召曹操隨同他北上往司州,曹操本不想去,但是礙於袁紹的顏面,卻又不好拒絕。
於是,他找來戲志才,程昱,周瑜三人共同商議此事。
程昱是在東郡之時,跟隨曹操的,戲志才則是在曹操入駐豫州之後,投入到曹操麾下的。
他們兩個人都是目光長遠之輩,在他們看來,司州雖然不是什麼好地方,但目前曹操的勢力還沒有得到完全的發展,還需要與袁紹保持良好的關係。
當然,若是現在放棄收江東,實則是有些可惜,但就輕重緩急來說,還是支援袁紹是政治正確。
不過,周瑜的意思是分兵。
周瑜的意思,是吳郡還有豫章等地的地方性勢力目前並不算強大,雖然錯綜複雜,但不代表除了曹操之外,別人就收服不了。
依照周瑜的觀察,曹操麾下的曹仁或是夏侯淵等人,率兵前往江東,平定諸郡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完全不需要曹操親自前往。
唯一為難的,就是一旦平定江東的諸郡諸縣之後,該如何與當地的豪右溝通,既能鎮住他們,同時也能達到一定的安撫作用。
江東諸郡遠離中原,雖然也是遍地豪右望族,但相比於中原,江東的望族的地域認同以及對地方的影響力上,多少更有其獨特的複雜性,很多在北方適用的東西,在江東卻並不適用。
因此,平定江東或許容易,但怎麼跟江東的望族打交道,或許才是一件真正的難事。
在這一點上,夏侯淵和曹仁就不太行了。
不過,周瑜卻向曹操表示,倒是也沒什麼大不了。
他周瑜願意和戲志才一同輔佐曹仁,前往江東,一邊收服郡縣,一邊與當地的豪右打交道,恩威並施,替曹操平定後方。
至於前線司州,曹操可以親自帶人過去協助袁紹,這樣一來既不耽誤收服江東,同時也不耽誤曹操輔佐袁紹去司州。
而且,周瑜的意思是,這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鍛鍊曹操手下人的能力,例如曹仁這樣將領,是需要一些獨當一面的經驗的。
程昱和戲志才的年紀比較長,但聽了周瑜的意見之後,也甚感這年輕人的目光長遠,實是可造之材。
終於,經過幾個人的一番商議,曹操最終採納了周瑜的意見。
曹仁,周瑜,戲志才等人分兵去江東平定諸郡。
至於曹操本人,則是會和袁紹,陪他一同去司州。
……
曹操的行動很快,說幹就幹。
他點齊兩萬人馬,逆流西向,前往荊州與袁紹會和。
袁紹這些年,自從平定了荊南之後,勢力也在不斷的增長著。
荊州與江東方面,雖然在步騎的實力上遠遜於北方,但是這些士卒的弓箭水平,包括水軍都有著非常高的造詣。
袁紹這些年精心打造了一支強大的荊州軍,就等著北方有變亂的時候,乘虛而入。
如今,對於他來說,機會終於來了。
這段時間以來,楊彪和王允一直與袁紹保持著密切的聯絡。
盧植的眼光是非常準確的。
雒陽太學生鬧事的背後,確實是袁氏以及朝中公親們暗中支援的。
也只有他們才有這個能力,讓司州亂成一鍋粥。
曹操與袁紹會合的時候,呂布已經抵達了滎陽。
袁紹當即給曹操看了一份他手下密探在司州寫給他的書信。
那份書信上面寫著盧植風寒病重,目前居於滎陽,暫時不能返回雒陽執政了。
曹操的政治敏感度何等敏銳?他一瞬間就看出了問題之所在。
“早不病,晚不病,盧子幹偏偏在這個時候病,難道是雒陽太學生的事太過擾人?他因而故意躲出去了?”
袁紹哈哈大笑:“若他真是為了避禍躲出去倒也就罷了,就怕是呂布嫌他礙手礙腳,故意把他軟禁了。”
曹操的臉上露出了幾分驚訝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