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們在這件事上絕對算不明白賬,因為這石墨開採,包括煉製加工等問題,草原人根本就沒接觸過。
他們甚至都不知道石墨礦長的是個什麼樣子。
於是,荀彧非常好心的給他們出了一個主意。
你看看我們大漢朝,自己境內的石墨礦開採這麼麻煩,既費人又費力,還費錢財,最後你們還嫌貴。
要不然你們也組織人馬到你們境內的草原去好好勘探勘探。
說不定在草原上也能開出幾個石墨礦來。
到時候兒你們大家一合資,既可以出人,又可以加工,還能自給自足,我們大漢朝這面兒,乃是禮儀之邦,以仁義為懷。
你們要是不會開採了,不會加工了,沒關係啊,技術這邊我們承擔。
我們可以教你們怎麼弄啊。
你們看看這個主意是不是行啊?
荀彧說的天花亂墜,但是,一群異族部落使者心中很明白。
他說的肯定是不行啊。
到哪兒去找煤礦啊?
真要是那麼好找,我們在這兒跟你扯啥淡呢?
眼見自己的第一條建議並不得到異族使者們的支援。
荀彧於是想了另外一個辦法。
其實是這樣,我們大漢的五銖錢還是比較精的,想必你們各族手中也沒有多少,煤炭價格的市場行情也不穩定。
實在不行就有我們專門成立一個對外交易中轉站,你們這些異族與我們通商,用你們的東西來換我們的煤炭不就得了?
異族使者們一看,也就只能是這樣了。
那你們大漢朝都要我們拿什麼跟你們換呢?
荀彧說,像你們這種草原部落的東西,能夠讓我們看上的很有限,其實主要也就是牛啊羊啊馬呀什麼的,是不是?
各部落的使者們問道:那請問,煤炭和馬匹牛羊的交易,按照一個什麼價值來交換呢?
於是,荀彧大概給他們說了一個漢朝人認為合適的交換比例。
草原使者聽了之後,差點集體吐血。
荀方伯呀,這個可不行啊。
你要是這種交換方法,我們的馬匹和牛羊根本就不夠。
荀彧於是說了一個自己的想法,供異族人參考。
荀彧說:我覺得呀,你們這些人佔據著北疆廣大的草原,你們根本沒有精細的去養牛養羊,只是靠散養放牧,就能想出這麼多的牛羊。
你們若是能夠按照我們漢人的方法,開展大型的畜牧業,在草原上組織農場,我們漢人在教你們糧食種植技術,你們用每年多出來的牛羊和糧食來換煤炭不就完了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