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聞言奇道:“為何如此?”
劉儉有事也不瞞著劉備,隨即對他解釋道:“兄長可知我為何要成立以牧署為主導的河北商貿協會?”
“為何?”
“就是要將轄境內的重要資源和產業掌握在以官署為主導的國家手中,例如幽州的礦產,還有青州錦以及印刷業。”
“不是我自私偏狹,不願意讓利於民,只是有些關鍵性的產業,一旦流於民間,也不會使大多的黎庶受益,到頭來還是會被少數人壟斷,而一旦少數人壟斷了關乎民生國運的行業,那這些人就可以凌駕於國家之上,他們就可以憑藉他們手中稀缺的資源,來要挾國家為其更改政令,設定新規,使平民黎庶手中的資源更多的向他們手中集中,最終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身為朝廷中人,身為地方之長,我不可使任何一個家族壟斷了事關國運民生的行業。”
劉備略有所悟,但他突然又想到了什麼。
“如今青州錦在徐州與江南大行其道,為士人追捧,其價值甚至超越五銖之幣,不久之後,青州錦必然成為東南各州民間的硬通之物!”
“這硬通貨,在咱河北境內,是由官署統一主導運作,但是在河北之外,卻可使某一家族頃刻間龐大,似徐州之地,陶謙年老,若使糜氏坐大……”
“嗯哼!”
劉儉輕輕地咳了一聲。
“兄長,你的心咋這麼黑?我可從來沒這般說過。”
劉備聞言氣的臉發紅。
乃公的……這怎麼成了我心黑了?
就在這個當口,卻見一名侍衛匆匆向著劉儉走來。
“主公,前線探子回報,有兩波使者,一從西來,一從南來,已經抵達冀南最近的義舍,並已經向當地縣署遞送了浮傳。”
劉儉問道:“是哪兩路的人?”
“長安使者秦怡一路。據說射聲校尉馬日磾隨行,另外還有從荊州來的宋忠。”
劉儉聞言有點頭疼。
他揮了揮手,讓那使者先行下去,隨口長嘆口氣。
劉備又拿起桌案上的一個桃子,問道:“德然,怎麼了?”
“又是奔著陳留王來的,定然是袁紹和長安那邊的楊彪通了氣,磨破嘴皮子也要勸我擁立陳留王。”
“你怕什麼,攆他們走就是了!難道還非得要見?”
劉儉嘆道:“要見的,眼下不能跟他們撕破臉,至少要讓他們覺得,擁立陳留王這事在我這可行,但我偏偏又不能立……”
“活的好累。”劉備一邊吃桃,一邊很誠實的道出一句。
“謝謝。”劉儉乾巴巴的回了一句。
隨後,他站起身,來到劉備面前,也拿起一個大桃,用力的咬了一口。
哥倆一塊在廳內“咔哧咔哧”的啃。
“這一次他們都是上了心的,楊彪那邊也不知用的什麼手段,竟能說服馬日磾隨行,同時還不能引起天子和董卓的疑心,那馬日磾乃是盧師師門中人,算是你我的師叔伯輩,不好落人家面子。”
“還有那個宋忠,乃是南陽章陵的大儒,聽聞其人著《太玄經注》九卷,《周易注》十卷,《法言注》十三卷。”
劉備揚了揚眉,道:“那又如何?”
劉儉嘆道:“關鍵,他也是一名古文經與今文經皆通的大儒!與我岳父一般,聽聞他平日教學授業之時,曾多有將今古文同體列於官學的倡議,乃是一名少有的古今文皆通的儒士,其人聲名雖不及我岳父,但世人也多有將他二人並列之舉,常言北鄭玄,南宋忠。”
“如今我岳父的鄭學融匯古今文之學,盛於兩方儒林,我身為鄭門女婿,也因此多遭士林中人推崇,我若冷待於宋忠,傳出去,容易被有心之人傳為我鄭學子弟不能容物,多少有些不妥。”
劉備“嘖嘖”嘆道:“你活的真累。”
“那怎麼辦?你幫我想個不累的辦法?”
劉備將桃核扔到了垃圾桶裡,道:“簡單!你裝病,我和牽招代你接見他們,替你打發了,如何?”
“裝病?倒也不是不行,只是我料他們此來必攜重禮……”
劉備不耐煩地道:“哎,無所謂!我自行斟酌,到時候我幫你看看,都是些什麼禮物,是否要留下便是了,這點事你還信不過我?”
劉儉略一尋思,遂道:“如此也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