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著後續訊息的傳來,劉儉又放心了。
盧植畢竟是盧植。
他在大漢朝堂混跡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不論是政治經驗還是軍功武績,都位列翹楚,面對董卓給他布的局,他豈能不自思對策?
河南尹和弘農,原先就是在董卓的掌控之下,他更替執掌人員無可厚非,而河東郡的王邑,屬於比較聽話的那種人,其人早年師從太尉劉寬,得到了朝廷的召令之後,自當回京任職,將位置讓出來。
不過相比於這三個郡,河內郡的情況就不是董卓所能掌控的了。
河內郡的太守現在是什麼人?王匡也!
而與王匡一同屯紮在河內郡共同領兵的是什麼人?
是車騎將軍朱儁!
這兩個人跟董卓是什麼關係?
前線在袁紹的討伐戰爭之中,他們兩個可以一直在北方,牽制李傕的兵馬。
那妥妥的算是董卓的敵人呢。
董卓如今想安排人到河北去上任?
去上任的人還未等進城內,直接就被王匡和朱儁派兵給轟走了,兩城池都沒得進。
而剛剛抵達雒陽的盧植,則是立刻用豪華的輜車,將這位上任零天就卸任的兩千石,千里迢迢的送回了長安。
而很快,盧植就派人開始與王匡與朱儁溝通,一同商討如何嚴防白波谷的白波軍。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盧植這是找藉口與王匡,朱儁兩個人達成軍事聯盟。
董卓知道訊息之後,這個氣啊。
包圍盧植並將其控制的計劃,算是徹底落空了。
河北郡的東北與趙國接壤,而趙國是什麼地方?那是冀州牧劉儉的地盤,只要有河內作為連線點,河北的兵將就可以隨時過來援助盧植。
劉儉這才明白,盧植為什麼敢去雒陽,原來他的老師早就暗中與王匡等人商議好了一切。
而有盧植作為河內在南面的屏障,王匡與朱儁的壓力也大大的減輕了。
盧植去往雒陽就任,冀州北牧的位置便空了下來。
而朝廷方面,在經過何太后的授意之後,並沒有委任新的牧使,經過朝廷“公議”,最終決定任劉儉為冀州牧!
不分東南西北,大漢朝唯一一個全州牧守。
同時,將他的亭候之位擢升,更改食邑,敕封為冠軍縣候。
劉儉在得知這個訊息之時,正率兵回返冀州境內,他笑著將這個訊息,告知了隨同他一起返回的人員。
其中,包括隨行在他身邊的羽則。
羽則這些年來,與李大目一起在鄴城本部軍中負責防務,畢竟鄴城是劉儉的本部大營,就算是處於安全地帶,也決不允許有絲毫閃失,故而這兩個當初隨同他去往雒陽的手下,一直在鄴城替他掌管守備軍事。
經過數年的磨礪,兩個人都已經練出來了本事,此刻並不需要他們兩人同時在鄴城負責守備,故而這次去幽州,劉儉將羽則帶在了身邊。
聽了劉儉的訴說之後,羽則很是高興。
“恭喜使君得縣候之位,特別是這冠軍縣候,在我大漢意義非凡。”
劉儉看向他:“何以解之?”
羽則言道:“昔日孝武皇帝時期,霍驃騎被敕封冠軍縣候,榮及全族,後其子霍嬗繼承爵位,只可惜霍嬗早逝,又有霍雲過繼到驃騎一房,承繼爵位,後霍氏滅族,傳承乃止。”
“百多年前,有名將賈復位列此爵,其人戰功赫赫!”
“再後來得此爵位者,乃是竇憲竇將軍。”
說到這,卻見羽則的臉上流露出了豔羨的神色,道:“自霍氏一族伊始,在我大漢的境內,能夠得到冠軍侯之封的,皆當世之名將也!如今以此侯爵賜封主公,可見朝廷應是主公為扶漢名將了,千年之後,主公的名望當不在霍驃騎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