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到了鄴城之後,陳留王就一直居住在這裡享受生活。
劉儉對待陳留王可謂極盡周到,陳留王在鄴城的生活,遠遠的勝過在皇宮裡。
陳留王雖然是皇子,但昔日在宮中過得並不如意。
他雖然年輕懂事,但年紀輕輕的他卻因為當今的何太后而受到了諸多壓迫,年輕小小的做事就謹小慎微,活的非常不容易。
到了冀州之後,他的天性得到了釋放。
在劉儉這裡,年紀輕輕的陳留王才知道什麼叫尊嚴,什麼叫皇室。
他在這裡享受到的待遇比一般諸侯王要高許多。
甚至說,劉儉給他的待遇比之於皇帝,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每日好吃好喝,同時身邊還擁簇著一大群的宦官吹捧他,伺候他。
冀州境內本來是沒有宦官的,宦官都大部分在京師。
而劉儉為了能夠照顧陳留王的生活,特意“製造”了一批宦官,供養著他。
負責統領這些宦官的首領,乃是劉錦!
說實話,陳留王一開始還是很怕劉錦的。
畢竟當初,雒陽之亂的時候,是劉錦抱著陳留王和唐姬跳河的。
那時候的陳留王雖小,但腦海之中,還是留下了對劉錦的恐怖印象。
以至於現在他看到劉錦的時候,多少還是有些發憷。
不過劉錦可不是一般人。
一個能讓先帝,稱呼他為“阿父”的人,在對付皇帝這一方面,可謂是極有套路手段。
而且現在的劉錦,和當年的張讓還不一樣,他當初曾在呂強的身上,學到了很多侍奉皇帝的辦法,後來又經過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早就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他了。
最近這兩年時間,劉錦日日夜夜的守護在陳留王的身邊,用他的“一片忠心”來恕罪,用他的“一片熱忱”來換取陳留王的諒解。
可以說,這兩年時間,在陳留王的眼中,劉錦就是一個甘願為牛為馬的恕罪,卻絲毫不求取回報的人。
受夠了人間世態炎涼的陳留王,慢慢的還是被劉錦感動了。
他將劉錦當做了自己的親人。
畢竟,現在的陳留王劉協,才只有八歲。
不論他再怎麼聰慧,八歲的孩子,心性還是太過稚嫩了。
劉儉來看陳留王的時候,劉協正帶著一群宦官,在莊園內鬥雞。
這是劉儉安排給劉錦的任務。
不論如何,要讓陳留王協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要讓他無憂無慮的成長。
不論外面再怎麼兵荒馬亂,他和劉錦給劉協呈遞的,一定是一個美妙的,幸福的世界。
他們要用這個世界的美好,來撫慰平劉協童年心靈上的創傷。
看到劉儉來了,劉協飛一樣的來到了劉儉的面前,抱著他高叫:“皇叔!”
劉儉笑呵呵地摸了摸劉協的頭。
現在站在自己面前的人,不是什麼諸侯王,也不是什麼先帝之子,這就是他的同宗侄兒。
“大王,你看臣給您帶什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