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方面,針對劉儉派出了第二波大型討伐軍。
胡軫為主將,呂布和華雄副之,另外還有諸多西涼與幷州的校尉、司馬級人物,可算是精兵猛將雲集了。
與此同時,袁紹這一方面也沒有閒著。
袁紹這面正在幹一件大事,他派出了使者逄紀前往長沙去見孫堅。
孫堅自從接到了袁術的書信之後,便一直稱病臥於長沙。
他心知自己早晚必須要順從袁術或是袁紹中的一人,只是目下暫未下定決心跟誰。
直到袁紹的使者逄紀來到長沙之後,他向孫堅進獻了一份大禮,讓孫堅很是感動。
那是荊州新任的刺史王睿的首級。
如今的袁紹身為荊州北牧使,按身份來說,長江以北的荊州諸郡皆在袁紹的掌控之中,刺史說不上話。
如此,荊州刺史的監督範圍也就只有荊州的南部四郡了。.z.br>
而南部四郡之中,王睿若來赴任,頭一個要針對的,必然就是孫堅這頭猛虎。
孫堅身為長沙太守,他所管轄的地域也是在王睿的監管之中。
刺史雖然只有六百石,卻有監控孫堅之權,是朝廷用來掣肘地方太守的,而且現在的刺史級別的人物,都擁有組織刺史部軍隊的權力。
王睿一旦抵達了荊南,就可以組織荊州刺史部的軍隊,在荊南形成另外一股勢力,與孫堅相庭抗禮。
這也是當初董卓任命王睿為荊州刺史的目地之一。
他就是為了在南方能夠安插自己的勢力,不讓袁紹獨霸南境,成為南天王。
但袁家的底蘊實在是太深厚了,不是董卓隨隨便便安插幾個人就可以影響到他們在地方的號召力的。
可憐剛剛當上荊州刺史的王睿,想悄悄的潛入荊南,可一不小心卻在湘江附近就被當地的劫道蠻族給殺死了。
至於殺死他的人到底是哪家的蠻族,誰也說不清楚,反正最後王睿的人頭經過逄紀的手被送到了孫堅的面前。
當知道了眼前這個人的身份之後,孫堅多少有些感動。
雖然殺了王睿,對袁紹本人佔據荊南也有好處,但目前最能夠直接得到利益的人,還是孫堅無疑。
其實,在袁紹的角度上來說,在這個時候若是讓王睿直接到任與孫堅在荊南互相消磨才是最好的策略。
如此,袁紹就可以趁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終等荊南的刺史和太守們皆疲憊之後,再想辦法拿下荊南。
但是現在袁紹並沒有這麼做。
他反倒是直接幫助孫堅做掉了王睿,算是直接出手幫孫堅解決了一個麻煩。
如此,孫堅對袁紹自然會生出感激之情。
逄紀道:「袁公久仰孫府君大名,如雷貫耳,今將軍在荊州之南,袁公在荊州之北,荊襄之地,盡為二位掌控,我來時,袁公讓我轉達,只要將軍願意,這荊州之地,袁公願與將軍共享。」
孫堅聽了這話有些詫然。
「荊州乃是袁公的基業,如何能與旁人共享之?」
逄紀搖了搖頭:「孫府君,您真是太小看袁公的志氣了。」
「袁使君四世三公,海內人傑,天下楷模,有統領四方豪傑之氣,豈能久臥於荊州之地也?」
「荊州不過使君的起家之地,如今孔伷在潁川,袁公有意再使周昂駐紮於汝南,助他統掌豫州,」
「以袁家在汝南和潁川之聲威,豫州之地,旦夕可定,如此,袁公便可橫跨荊,豫二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