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讓能夠體會劉儉的話中之意。
這確實是董卓能夠辦出來的事。
這個時期的董卓已經和歷史上不同了,他代替何進和宦官勢力,開始與衣冠巨室們開啟了新一輪的角逐。
現在的董卓手握重兵,威震司隸,但是他還極力將自己標榜為忠臣,所以天子與何太后他是不能動的。
但身為涼州人的董卓與皇室之間的關係畢竟還不算很鞏固,而能夠鞏固皇室與自己的最佳手段不外乎是聯姻了。
給皇帝當老丈人的感覺,那可真是美滋滋啊。
而且此事一旦成了,那他就在名義上成為了真正的外戚。
想法雖然很美好,但是針對這一任的皇帝后宮之事,天下士族們早就已經開始著手佈置了。
劉辯的那位唐皇后目前已經成了董卓的眼中釘。
這位從穎川唐氏出身的名門貴女,在身份上實在是無懈可擊。
董卓若是把她接回雒陽,行廢立之事,只怕滿朝公卿都不會答應的。
而且董卓也實在找不出一個合適的理由把皇后廢立,然後安插上自己族中的女人當皇后,這樣肯定是說不過去的。
而且也會使董卓和天子、何太后之間產生間隙矛盾。
於是乎,在痛定思痛之後,董卓直接採取了釜底抽薪的策略。
他派人告訴劉儉,請劉皇叔不要將唐氏女子送回雒陽了,乾脆直接和陳留王一塊弄到鄴城算了。
畢竟雒陽太亂,不安全,也不利於小姑娘茁壯成長。
饒是劉儉也不由稱讚董卓這一手真是高明。
這件事對自己來說並不算什麼難事,只要自己把唐皇后接回到鄴城,董卓馬上就會把自己的族中女子安插在劉辯身邊。
到時候沒人會顧及劉儉的所作所為。
屆時,誰是名正言順的皇后?這在根本意義上來說就是一趟渾水。
反正董卓肯定說自家的族中女是名正言順的皇后。
而滿朝的公卿大臣們一定會強調小唐皇后才是真正的皇后。
兩方就可以撕逼去了。
但不論如何撕逼,董卓的目的還是達到了。
劉儉有預感,雖然董卓這麼做相比於歷史上他稱雄天下來說會費力許多。
但他這種行為對於大漢朝來說,卻無異於是最好的。
同時這樣的董卓也不會那麼容易被擊潰了。
為了保持住現在的人設,董卓也不會再火燒洛陽。
他只會拼了命的與世家望族拼死相抗,削弱對方的實力。
雙方旗鼓相當,這對於劉儉來說是最好的結果了。
劉錦也是一個老油條,他在這方面的花花腸子不比劉儉要少。
他非常清楚劉儉想要做什麼,也非常清楚董卓想要做什麼。
於是,這位被先帝劉宏最為倚重的大宦官阿父張讓,搖身一變成了宦官劉錦,從此開始被劉儉使用驅馳。
………
而另外一方面,青州黃巾一眾大小方首領再度向著青州各郡的望族世家展開了新一輪的猛烈攻勢。
其實,黃巾各部渠帥在看到劉儉的大軍來到青州邊境時,各個內心中還是有些恐懼的。
倒不是劉儉軍的人數有多麼勢眾,實在是劉儉本人的聲名太過響亮了。
或許連劉儉自己都有點沒反應過來,現在的他已經成為了當世名將。
青州黃巾的人數再多,但是他們各渠首領又有哪一個敢自稱能夠比得過張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