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刺史被黃巾幹掉之後,青州各郡太守的手中兵馬有限,根本無法串聯成有效的防禦,截止到目前竟也有兩個太守級的人物被殺。
而青州南面的徐州,目前也受到了黃巾軍比較強力的進攻,雖說剛剛成為徐州刺史的陶謙是個狠人,但也是獨木難支,徐州刺史部缺兵少將,更兼陶謙初來乍到,也只能是勉力支撐。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還是因為現在的黃巾軍和歷史上不太一樣。
“天補均平”下的青州黃巾,他們憑藉著這個口號,吸引了更加多的底層苦農,並向世家望族發起了瘋狂的進攻。
被攻破的鄔堡,那些鄔堡中被壓迫的農民,則也是順勢加入了起義軍。
反倒是最底層的民眾,受到黃巾軍的迫害少些。
真正受害最大的,成了望族豪右。
根據探子的回報,黃巾軍的數量多大一百六十七萬!幾乎都要奔著二百萬走了,當然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殘,真正能夠打仗的青壯,還是佔少數的,但即使如此,這個數目也是非常龐大了。
劉儉聽到了這個訊息之後,很是驚奇。
歷史上的青州黃巾只是發展到了百萬之眾,如今經過探查,其規模似乎比歷史上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想來也只有一個,那就是“天補均平”的影響在作怪。
不過這件事對劉儉而言並不是什麼壞事。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看這個水你怎麼用,又如何辯證性的去看。
青州黃巾的勢力愈大,雖然破壞性增大了,但同時也代表了他們對於豪右望族的破壞力更加強勁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劉儉能夠收服的人力資源,也變的更多了。
這些黃巾士卒在地方進行破壞的時候,是惡魔,可一旦收降之後進行耕種開拓,那每一個人都是無價的瑰寶。
劉儉抵達歷城之後,就沒有下一步的動作了,這讓濟南和樂安的望族高們非常著急,他們急忙派人來向劉儉求救,希望他能夠火速出兵,出手相救。
劉儉也不含糊,直接給兩郡之向他來求救的望族們列出了條件。
條件很簡單……冀州軍遠來,糧草和軍餉,都不夠,軍械也缺。
是不是得拿錢啊?
跟當初他炮製冀州望族時的手法一模一樣。
而讓劉儉感到有趣的是,這些望族豪右的反應,也幾乎都是一模一樣。
和當初那些冀州的家族一樣,大家都不樂意。
劉儉不著急,他們不給錢給糧給裝備,那大不了自己就裝死。
反正歷城只是在青州邊郡,黃巾軍只要暫時還沒有想著向西面與黑山軍會和,暫時就不會跟自己發生碰撞。
劉儉的態度,讓備受黃巾之苦的青州諸家心中很是氣憤。
你是不是覺得,你屯兵不進,我們這些家族就治不了你?
雒陽城中的公卿,可是有很多是青州世家中人!
於是,這些青州的家族,就紛紛快馬遞書往雒陽去,讓他們在朝中的親戚,向天子稟明劉儉眼下的不端行為,讓朝廷催促他進兵。
但問題是,現在的雒陽城中諸事太多,爭權奪利每日都在上演著,朝中的人根本無暇顧及劉儉。
就算是有暇了,試問正在與袁隗搶權的董卓,能夠任憑他們以朝廷的名義來催促劉儉嗎?
不可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