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董卓聽了李儒的回答之後,很感興趣,他伸手請李儒坐下,問道:“如何有利有弊?還請文優細細言之?”
李儒隨即道:“司空需知,劉德然身為漢室宗親之中的一人,先前曾與袁基交厚,既受用於陛下,又受用於袁氏,本是兩不得罪之姿,”
“如今,其人的真實面目已然浮出水面,劉儉若真心是想兩不得罪,那當初得了張角與衣冠巨室的書信,最妥當的方法,就是付之一炬,然後暗中將此事告知袁基,以此來博取天下望族們的好感,但他沒有這麼做!”
董卓的反應很快,他一下子就琢磨過味來了。
“劉德然,也視世家閥閱、衣冠巨室為彼之勁敵,只是一直隱而不發!”
李儒拱手道:“正是如此!不然他不會暗中將此物留存至今。”
董卓緩緩的點了點頭。
李儒突然又問道:“敢問董公,是如何入京的?”
董卓聞言一愣,接著哈哈大笑:“自然是被袁氏引入京中的,當初何進以大將軍之軍令,召老夫入京,這背後所指者就是袁氏,袁氏意圖借宦官與何進之爭,引老夫入京,用老夫當刀,盡斬京中異己!”
李儒笑道:“這異己,除了宦官之外,想來也包括何進,乃是於當今天子與何太后吧。”
董卓哈哈大笑道:“不錯,袁隗老賊的心思,老夫最是瞭解,袁家五代坐三公位者,已達六人,可以說是聲望以極,”
“袁老賊心知家族極盛者,若是不能再向上邁一步,再走個兩三代,必為旁人所共仇!”
“當今天子身後有何氏外戚,不算孤寡之勢,袁老賊的最終目地,想來還是想借京師之變,罷黜天子,擁立陳留王,使帝王皇家成孤寡之勢!”
“而且這個罪名,他們最後還是想扔在老夫頭上的,但老夫豈能如他們所願?”
賈詡默然不語,直如聽不見一樣。
李儒則是長嘆口氣,道:“若非董公心中自明,換成旁人,早就被袁家人置於死地了。”
董卓笑道:“所以說,老夫若要不死,就只能與袁隗對立,不過老夫先前也確實想過要行廢立之事,不是為了袁家,而是為了老夫自己,”
“可惜,陳留王終歸還是被劉儉扣下了!不然老夫倒也是真有意立威。”
李儒拱手道:“董公果然是大能之人,李儒能投在董公麾下,實在是李某人的幸運。”
董卓衝著他抬了抬手,笑道:“繼續說!”
“聽了董公之言,李某已然明白,董公與袁家之分裂乃是必然,因為從打召董公入京那一刻起,袁家要做的事,就必然是以犧牲董公為前提,”
“彼之不仁,董公就沒有什麼可顧忌的了,如今用劉儉所贈送之物來對付以袁家為首一眾衣冠巨士,正和時勢,董公雖不能行廢立之舉而立威,但以此而立忠,也不失為一大妙策,此為一利!”
董卓點了點頭,道:“老夫也覺得正是此理!”
李儒繼續道:“二利,便是可將天子與何太后暫時拉攏到董公這一面。”
“天子雖然年幼,但也畢竟接近成年,何太后雖是女流,但昔年跟隨在先帝身邊,對朝政多少有些耳濡目染,如今宦官和何進何苗皆亡,天子和太后必然想要尋找新的勢力來制衡閥閱世家,若董公行廢立之事立威,立陳留王為帝,那就是將自己推向了皇帝和漢室的對立面。”
“如今看來,只要董公以張角遺書之事為契機,向天子表明忠誠,就算是獨攬朝政大權,但在天子和太后眼中,董公眼下就是大漢朝最大的一位忠臣!則董公可為天子之心腹臂膀也!”
董卓聽到這,頓時一愣。
饒是賈詡,也不由深深的看了李儒一眼。
好見識!
董卓初入京時,與袁隗鬧翻,其內心深處或許是想當個權臣!是個可以威脅皇權的權臣!
但是如今,若是將事情換一個角度來看,這權臣在某種意義上而言,或許也會成為大漢朝的忠臣!
雖未必能夠流芳百世,但想來也不會遺臭萬年!
聽完李儒的分析,董卓有些激動了。
他急忙站起身,在廳堂中來回的跺著步子,一張虯鬚大臉,因為激動而變的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