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受帝王委任,前來冀州為牧,執掌一方,只是到任三月,除了開府於鄴城之外,一不治民,二不理政,三不養軍,卻是為何?」
劉儉笑道:「我雖為州牧,不過下轄的四郡國,皆有太守國相,吏員充足,大家各司其職,各做各的,若無急事,我也不好過多插手吧?」
一番話,倒是把田豐給噎的沒話說了。
說實在話,劉儉這個州牧到任冀州之後,一番操作實在是讓當地的郡望豪右摸不著頭腦。
據說,那益州牧劉焉一到益州,就直接任命當地的益州從事賈龍為校尉,在益州整頓人事,更換三郡官吏,同時以米賊作亂為由,斷了與雒陽方面的聯絡。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劉焉這是打算在益州大肆培植自己的勢力了。
可反觀這位冀州牧劉儉劉使君……
來到了冀州之後,除了給自己蓋了個大房子,啥也沒幹。
冀州的政治格局,竟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
其實劉儉如此行事,倒是挺讓豪右開心的。
四郡望族擔心牧守到任,重新劃分冀州勢力的那份恐懼,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煙消雲散了。
時間一長,大家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
不幹正事的冀州牧,倒也是挺可以
。.五
但時間一長,好像就有點不太對了。
這個冀州牧,未免也太不幹正事了吧!
隨著各地反叛的浪潮逐漸增強,冀州各郡國也開始出現了巨大的動盪。
在大漢,冀州是本土鄉黨勾結最為嚴重的地方,但這也證明,這裡也是天下漸亂之後,遭受最底層黔首流民們轟擊反抗最重的地方!
而太行山,正是藏匿黔首流民,孕育反抗勢力最兇的地界。
黑山軍,就是其中的代表。
歷史上的黑山軍,在沒有「天補均平」支撐的情況下,尚能攜裹百萬之民,張燕與袁紹作戰時,亦能彙集十萬之眾。
如今,「天補均平」的遺留思想,更是促使底層流民們更加集中的往太行山匯聚。
匯聚成勢之後,他們便會聚力去攻略望族的田莊鄔堡。
最近,太行山中的大賊首於毒,頻頻攻略於魏郡豪右鄔堡,不但劫掠望族的財富,且還攜裹他們的藏匿的人口奴隸。
諸望族豪右兼併多年的田產變的荒蕪,從漢朝政府那藏匿的人丁也被攜裹,為了守護利益,便組織各自家中的徒附,與黑山軍拼死相抗。
可打了一段時間之後,地方望族豪右感覺有點不太對……
這賊寇來了打我們搶我們這些地主豪右……然後我們這些地主自己出錢出糧,跟賊寇幹?
不對吧!
賊寇來了,跟賊寇乾的,不應該是官軍嗎?
為啥我們要自己上啊!
牧守是幹什麼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