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煜鎮看到狼狽不堪計程車兵逃回來時,首先是震驚其次才是憤怒。他不知道對方哪來這麼強大戰鬥力,明明已經是強弩之末,為什麼還會有這種悍不畏死的氣勢。
震驚之後便是憤怒,自起兵以來他一路勢如破竹,縱橫千餘里如入無人之境。怎能在最後的關頭被一個小小的京城給擋住去路。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忍受這樣的事情發生。
更何況鬼國還在一旁看著,軍威沒有展現反而被看了笑話。這讓他感覺到臉上無光,這才是他最為惱怒的地方。對於剛愎自用的他來說,丟什麼都不能丟面子,尤其是在鬼國面前。
於是朱煜鎮憤怒的再一次下達了進攻的命令,這一次他調動了四個萬人隊一起向著德勝門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京城總共只有十五萬兵力,還要分別把守九門,每個城門不到兩萬人而德勝門雖然有兩萬人,但面對敵方四萬人的軍隊也顯得寡不敵眾。
於子謙和朱佑樘悍然不懼,立即下達了衝鋒的命令。兩萬大明將士,揮動著大刀長矛,再一次衝入了敵陣。躊躇滿志的朱煜鎮怎麼也沒有想到大明帝國的軍隊居然如此的悍不畏死。
每個士兵都想發了瘋一樣,氣勢如龍,己方雖然人多,但在如狼似虎的明君面前很快便出現了敗象。他們自然不會知道大明一方的生路就只有前進沒有後退,只要後退一步便是死亡。
所以他們為了生存只能向前,向前,殺掉面前的敵人他們就多了一份活下去的機會。他們義無反顧,他們別無選擇,喊殺之聲直衝天際,頃刻之間血流成河,殘肢斷骸鋪滿一地,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血腥味。
看著狀若瘋狂的大明士兵,朱煜鎮連同身邊的將軍們都感到一陣膽寒。這是怎麼了,這些人都像是發了瘋一樣。和那些一路走來一觸即潰的各州縣的守軍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然而朱煜鎮總歸是見過大場面的人,內心雖然震撼但卻並不慌亂。他有百萬雄師在手,兵力遠遠在大明帝國之上,怎麼可能會遇到這一點挫折就自亂陣腳。更何況在他看來大明帝國不過是在做困獸之鬥,蹦躂不了多久。
於是令旗一揮再次調了四個萬人隊兵分四路,向著朱佑樘和於子謙的大軍圍了上去。朱佑樘和於子謙怡然不懼,手持長矛率領手下的將士奮勇殺敵。
朱佑樘和於子謙雖然不是武將,但在這個以武為尊的元武大陸。但凡有條件的人家都會選擇讓諮詢後代修煉,而朱佑樘和於子謙也都有著人元境八品的修為,又經過蕭無邪的神丹幫助,現如今兩人已經是地化境三品的修為了。
雖然算不得高手,但和普通的而士兵比起來卻要強的太多。此時兩人各領一支隊伍在戰場中,左衝右突,來回衝殺,殺的敵人人仰馬翻血流成河。兩人身上沾滿了鮮血,臉上,髮絲上都是。
於子謙是當朝丞相的孫子,而於勉手下自然不缺少們門客護衛。無論是朱佑樘還是與之前那身邊都有兩名天照境的強者在保護。兩人是軍隊的主心骨,容不得絲毫的差池。
此時朱煜鈞站在了的城內的制高點,看著在敵陣中來回衝殺的朱佑樘,心中感慨萬分。以往他從來沒有注意過自己這個兒子,甚至都不曾記得而還有這麼一個兒子,但今天他才看到這個兒子的優點。
在看看周圍的太子和三皇子,戰戰兢兢臉色蒼白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平日這兩個兒子你爭我奪,明爭暗鬥看上去都很有能耐,真到了國家需要他們的時候一個個畏首畏尾,貪生怕死。
又對比才有優劣,現在在他的眼裡朱佑樘比朱佑珪和朱佑聰簡直好的太多了。為什麼他以往都沒有看到這一點,慚愧之餘有無比的懊惱。同樣是自己的兒子,為什麼要厚此薄彼。
朱煜鎮長久以來招攬的武林高手,此時正在不斷的向著朱佑樘和於子謙靠近。誰都明白擒賊先擒王的道理,只不過那些高手全都被兩人的護衛給攔了下來。
而且錦衣衛雖然奉命留守城內,但在朱煜鈞的吩咐下全都在城頭吶喊助威,一個個手持強弓硬弩。一旦看到有高手企圖靠近朱佑樘和於子謙便放箭增援,因此敵方短時間內並不能衝到兩人的身邊。
而且於子謙和朱佑樘的兩名護衛都是天照境八品的高手,一般的高手都還不是他們的對手。但朱煜鎮多年來不斷的收攏江湖上的高手,手上的能人異士不在少數,一波波的向著兩人衝殺而來。
這一戰朱煜鎮直接投進了八萬兵力,在大明軍隊的四倍以上。於子謙一方勢如猛虎,悍不畏死,將敵軍重創損失慘重。但雙方畢竟兵力差距極大,一番戰鬥之後大明軍隊也是損失慘重。
正在不遠處觀戰的真羽秀吉眉頭緊皺,內心更是產生了極大的波動。在他的認知裡大明皇朝不過是虛有其表,士兵更是不堪一擊。這也是他們決定趁次會進兵中原的最大原因。
但現在看到明軍的戰鬥力後,他才認識的自己錯了。這麼強悍計程車兵,就是他們鬼國的精銳也不過如此。而且是在這極端劣勢的情況下,一個個悍不畏死,從戰鬥至今他沒有看到一個士兵再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