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仙兒將從庫房裡取來的八寶瓔珞圈放在公主手中,用力握住,行了禮退出去後就回了自己的房間。
屋內之人長舒一口氣:“沒你的闢火珠在,我們性命堪憂啊!可知用什麼方法能滅那火呢?”
青螢跟驪泉雙雙搖頭,她們都不知道,不過青螢開口說:“不如問問月白吧,或許她能知曉些。”遂而喚出月白,她卻生生,低著頭看著腳尖說:“離火自然依附鳳落蒼焰,除了闢火珠就行。”
公主大喜:“如此簡單?”月白沒答她,徑直回了瓔珞圈中。
趁著暗夜裡獨自帶上驪泉回到公主樓內,順階梯而上,由於此前混亂根本沒人注意到樓梯拐角處丟著把能夠弒仙殺神的寶刀。俯身撿起地上的鳳落蒼焰,快步行至到那被幽藍火焰吞噬的房門前,她鳳目流轉跟驪泉使了個眼色,青螢剛一附她身,驪泉掐訣唸咒撤下闢火珠。
聽來嗖的一聲,將鳳落蒼焰丟進火海中去,屋內翠火如同有生命那般直往刀刃裡鑽,眨眼間功夫,火焰只留圍繞刀身四周,恢復它本來面貌。黑黢黢空洞洞的屋子地上孤零零的斜插著一把寶刀,拔出鳳落蒼焰藉助刀身微光往裡看,這把火燒的屋子裡一片焦黑,樑柱輕觸即刻化成飛灰,可偏偏這種情形之下西側壁上能瞧出明顯的印記,分界清晰明朗,此線以下,同樑柱一般,此線往上卻如往常,半點燒灼痕跡都沒有很是奇怪。
“這離火跟仙翁給的一樣同屬於天火,人間水不得滅卻,怎你的闢火珠偏不怕它?”
驪泉脫口答她:“我只知道這闢火珠中並非人間水!原何在我手中現在也說不清楚。”
找了一圈竟不見仇士拓他人。
“想必那獠定是做了灰去!不過說來也奇怪,他怎地能出現在我府上?必是有人勾他來害我,呸!不用想都知道那混人是誰!這裡乾淨得很,先回去吧明早再來。”
就跟今晚發生的一切與自己毫無關係那般,乘微弱月光,怎麼來就怎麼回了臨時收拾的房間裡,坐等苦熬直至天明。這一夜估計誰都無法安睡,第二日天光剛亮,與母親同去祖母屋中,聽僕人來報說:“樓中那股鬼魅藍火也不知何時竟然滅了。”
公主做驚喜狀:“真是太好了,既然火滅了也就不用請什麼神僧講經,道人做法的,不如找人來修葺一下,不出月餘就能完好如初。”母親心中擔憂不減:“那火來的甚怪,又在樓上出現,恐是不祥,若再起傷了公主該如何是好?不如請法力高強者來驅邪避兇,這麼擱置不理,始終不得安穩啊!”“母親莫要驚恐,瞧這火有翠微藍光定非人間火,要是說其妖邪不祥,我看非也,這火未傷人命,再來霄道人走前說過,火為我命,如見幽藍乃為大吉也。當時我只以為是一簇小火,段沒想到火勢如此之大!既然是吉兆就讓它保佑大唐保佑柳家吧。”隨後市井間便有傳言說是天降藍火,乃為吉兆,可佑我大唐盛世定有喜事發生。不過這話是從誰的口中最先傳出去還是很好找到的。
既然沒傷人害命也就由著她,在這屋子修好後她又搬了回去。就在距離那藍火傳言幾日以後,傳來個對於大唐利好的訊息,果真應驗此前吉兆之一說。
高千里將軍率軍來到南定縣,此刻峰州的蠻軍約五萬餘人正在田裡收割水稻,高將軍突襲,大破蠻軍並且取得蠻人所收穫的稻米以做軍糧用。困擾多時的南詔蠻軍大敗。
其實那並非什麼天意,什麼吉兆,無非是她為了掩蓋妖邪火的閒言,而編出來個吉兆一說,據柳郎講起七月時高千里將軍在海門整治軍隊,那宦官監軍李維周多次想將高將軍調走且多次催促進軍安南,其心惡毒待高將軍與李維周約好,而派出五千人先行渡海時他卻傭兵不出未曾調動一兵一卒。得來大勝只因高將軍神勇罷了。
柳郎歸家,父親也不如往常忙碌一家人難得同席吃飯,也不知這其樂融融的場面還能夠 維持多久!
其實那藍火滅後的第二天她就回了公主樓,只不過暫時居住在偏室之中,回想當日情形,如果說玉虛將仇士拓招來暗害自己,那他手中天星刀又是從何而來?而貪狼星君的鳳落蒼焰又怎會憑空出現在我的手裡?越想越覺得此中定有蹊蹺:“我一定要知道更多,月白出來。”
從掛在漆屏上的八寶瓔珞裡飄出青煙嫋嫋,低頭看,月白正坐在漆屏之下:“你看這是何物啊?”
她拿著鳳落蒼焰對著月白問道,那人從心口中抽出一柄刀鞘,又拿自己的血在她雙眉見輕點:“這是鳳落蒼焰的刀鞘你先拿去制住離火,若是還想知道別的再去她們記憶中尋找吧。”
轉瞬間又不見了,不過她好像知道我心中所想一般,從箱中取出只鎏金團花鴛鴦銀盒抱著它良久才慢慢開啟,裡面有四隻小罐子還閃著耀眼的金咒金光。該看誰的記憶呢?其實她每個都不想看,如若再次出現讓人難以忍受的畫面該如何是好?而她又有非看不可的理由,糾結間她隨手拿出一隻水晶小罐,這是驪泉的!將銀盒蓋好重新收在箱裡,而她抱著那水晶小罐躺在小榻上把玩著,卻不敢開啟。
半晌,才下定決心拽斷封口金咒,開啟水晶盒這裡只有幻色魚鱗一枚,這魚鱗並不是驪泉所有啊?她的魚尾可是紫色的,而這金色魚鱗是誰的?為什麼會在這裡?霎時間從那魚鱗中閃顯出驪泉的記憶,依舊衝進自己的右眼之中,加之熟悉的疼痛燒灼感,讓她再次步入了虛幻的夢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