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易筋經》這本書,在之前,楚南只是知道達摩祖師編的書籍。
至於達摩祖師,大部分人都清楚,因為少林寺前身正是達摩修煉的地方,甚至傳出當年的達摩祖師,經過長江的時候,一葦渡江,更是說明他輕功的厲害。
再到後來,又有資料說到,其實《易筋經》是道家的修煉的武術,和佛教無關,也就說和達摩祖師無關。
但是,那個年代太久遠了,再加上那場運動,許多資料,都被毀於一旦。所以,許多人更不清楚,《易筋經》到底出自哪裡?
但是,關於《易筋經》的厲害,則是被所有人認可的,關鍵是能夠修煉。
楚南很小的時候,對電影上會功夫的武俠,他也就很嚮往,甚至也自己自練了一些功夫。
但是,最後發現,除了自己全身的力氣大了不少,和那些混混打起來的時候,力氣大了一些外,其實也沒有多大的區別,在那之後,他也沒有再自練那些武術了。
此時,楚南翻開那本《易筋經》的時候,發現外面書皮泛黃外,裡面的內容,確實描寫得很清楚,除了能夠看到裡面的文字外,還有一些的畫,都是教一個人如何修煉的。
《易筋經》共計十二勢,其預備式為,兩腿開立,頭端平,口微閉,調呼吸,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鬆。
第一勢,韋馱獻杵第一勢。
兩臂曲肘,徐徐平舉至胸前成抱球勢,屈腕立掌,指頭向上,掌心相對,10厘米左右距離。此動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合呼吸酌情做8-20次。
訣曰:立身期正直,環拱手當胸,氣定神皆斂,心澄貌亦恭。
動作姿勢,第一,預備樁功,兩腳平行站立,與肩等寬,雙膝微屈,兩臂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五指自然併攏微屈,兩眼平視前方,繼而放鬆,輕輕閉合,眼若垂簾。
心平氣和,神能安詳,洗心滌濾,心澄貌恭。
全身自上而下頭頸、肩、臂、平、胸、腹、臀、大腿、小腿、腳依次放鬆,軀體各關節及內臟放鬆,做到身無緊處,心無雜念,神意內收。
繼而再做內觀放鬆,神意內收,導引氣血內觀泥丸,自覺頭腦清新,清瑩如晨露。
引氣下行,內觀咽喉,自覺頸項放鬆。
引氣下行,內觀小丹田,自覺心胸開闊,神清氣爽。
引氣下行,內觀脾骨,自覺中焦溫澗,胃脘舒適。
引氣下行,內觀下丹田,自覺命門相火溫煦,元氣充沛,腹內暖意融之。
引氣下行,內觀會陰,自覺會陰放鬆。
引氣沿兩腿內側下行,內觀湧泉,自覺無限生機自足下湧出。
第二,拱手當胸,兩臂徐徐前手舉,掌心相對與肩等寬,兩臂平直,再屈肘,肘節自然向下提墜,兩手慢慢內收,距胸約一拳後,兩手指尖相疊,拇指輕觸,掌心向內。
此時要求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氣沉丹田,舌抵上顎,面帶微笑。
。。。
一共說到十二勢,每一勢都說到很詳細,還有那些內容和畫。如果是文言文的情況下,楚南可能看不明白,但是被翻譯上現代文的時候,楚南則是看得很清楚。
只是因為這本書籍,上面的數字都是繁體字,有些繁體字,楚南看起來的時候,還是有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