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塞外萬里飛雪。
應城幾乎掩埋在積雪之下,可在這十二月的寒冷天氣下,城中卻是十分的熱鬧,各個民房攤位上,升起了裊裊炊煙,充滿著生活氣息。
在兩年前,應城還是一片破敗的景象,人口凋零,可隨著魏王率大軍,將金夏八萬蠻子幾乎斬殺殆盡,又一路打到了金夏的海宴關,並收繳了海宴關內所有的金夏百姓,馬匹。
此戰,不僅打疼了金夏,也斷去了金夏想要繼續再犯的念頭,換取了大宋邊境的和平。
有了和平,就有了發展的機會。
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加之朝廷政策的傾斜,應城已經逐漸恢復了民生。
年初到現在,金夏內部又發生了內亂,金夏朝廷與北狄部落開戰,此戰牽扯進了北狄部落周圍了幾個小部落,波及到了數十萬金夏百姓,戰爭的爆發,使得金夏戰區的生活物資緊缺。
緊缺,就代表著暴利,有暴利,隨之而來的便是兩國邊境近乎猖獗的走私生意。
大宋因為需要發展,所以對這走私生意,幾乎採取的是放任的措施。
這就使得來往應城的商客越來做多,應城的規模也做來越大,鼎盛時期,聚集在城中的商客,多達三四千之眾。
可惜的是,北狄部落的整體實力,與金夏朝廷的實力相差太遠,故此兩個多月前,北狄部落就被金夏朝廷剿滅,然後金夏朝廷便對著原先的戰區進行了集中的治理,安撫,使得當地的生活物資,逐漸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失去了暴利的誘惑,走私生意也開始沒落,到應城的商客也越來越少。
不過有了人員的流動,應城的白天,還是有著幾分繁華的景象的。
大雪天,街上的行人很少,但攤販們還是在使勁的吆喝。
中午十分,街道上響起了一陣馬蹄聲。
一名神勇衛甲士,騎著戰馬,手上拿著銅鑼,隨著銅鑼聲落下後,神勇衛甲士大聲道:“長恩將軍有令,即刻起,全城戒嚴,關口關閉。”
“長恩將軍有令,即刻起,全城戒嚴,關口關閉。”
“鐺鐺鐺”
銅鑼聲很清脆,無論街上的行人,還是街道兩邊店鋪、民舍裡的百姓,都是伸長了脖子,豎起了耳朵,一道道目光投了過來。
駐守在應城的兵營,中軍大帳中。
長恩坐於上首,一身鮮豔的明光鎧襯得他英武不凡,現在的他,早已不是當年天真淳樸的山野小子,兩年多的軍伍生活,讓他看慣了生死,成長為了一名合格的將軍。
下方的左右兩側,分別是崔爽、宋世銘,以及當初從襄陽過來的李、甘、肖三家的人,如肖逸、甘要。
此刻他們的目光,全都投射在帳中斥候的身上。
根據斥候所說,金夏的海宴關,最近增派了兵馬,防守更森嚴了。
肖逸聽完後,皺著眉道:“這金夏剛平息內亂,難道又想入侵我大宋不成?看來上次魏王還是沒將他們打怕。”
“這群蠻子亡我之心不死,上次東路軍雖然大敗,但西路軍卻未太過受創,反而在隴右佔盡了便宜,如今解決了內憂,趁著我們還未恢復,再次來犯,也並不是沒有可能。”宋世銘沉聲道。
“我們能打疼他們第一次,自然也能打疼他們第二次,若是他們還敢再來,老子一定狠狠的收拾他們。”崔爽表情兇狠的說道。
“不管他們增兵想做什麼,我們都不能懈怠,現在最緊要的,是要搞清楚這次增派海宴關的主帥是誰,然後上報朝廷,讓王爺拿主意。”長恩斟酌道。
眾將點了點頭。
長恩道:“當初王爺跟本將說過,敵不動,我不動,在上方的命令下達之前,我們只需守住邊關,千萬別輕舉妄動。”
“諾。”
“報——”